格斗术教学训练漫谈

2011-04-05 09:46    

 
       笔者将从格斗技法形成阶段划分;格斗教学要求:格斗教学训练安全基本要求这三个乃面,对格斗术教学与训练进行阐述。

       一、格斗技法形成阶段划分

       1、初步掌握阶段:在格斗术的训练初级阶段,由于受训者刚开始接触拳、腿技法训练,其学习的生理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这时期受训者表现为动作不协调;不准确,身体紧张僵硬,发力不流畅等情况。这叫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受训者的实际水平,多运用形象化的教学,以示范和讲解结合.使受训者通过反复的练习,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感觉,还可以利用电化教学,观摩等手段,准确掌握技法动作。讲解、示范时要有针对性,要准确、形象、抓重点、讲难点,启发受训者积极思考和发言,使之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技法动作。受训者则应注意多模仿、多体会,建立起肌肉感觉。

       受训者初步掌握了出拳、出腿的技法要领后,可利用沙袋、腿靶、手靶等进行辅助练习,适当增加击打力度,逐渐提高击打动作的速度及力量。使受训者形成正确的技法动作,此时可适当安排攻防反击和基本动作的配合练习,体会对抗条件下运用技法动作的能力。在对抗过程中掌握动作和理解动作的真正含义。在初步学习技术阶段,定要把基础打好,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向高难度技术过渡,切忌急功进利,欲速则不达,教练员要对受训者训练情况随时总结,多作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其训练兴趣,促使其更快地掌握技法动作的重点和难点。

       2、改进提高阶段在前训练阶段经过反复练习,不断强化,建立起较为牢固的运动性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后,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分化能力增强。此时,受训者能够较正确的分析和完成技法动作。其完成动作的外在表现为:技法动作掌握得较正啼,动作的协调性、速度、力度、准确生等明显提高,完成技法动作准确连贯,击打效果明显。但是,这个阶段由于技法动作定型建立得不是很牢固,因此.遇到外界影响容易出错,特别是紧张状态下进行练习,容易造成技法动作变形。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