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吴氏太极拳

2011-03-09 16:19    

 

一  为什么令习者长寿

    吴氏太极拳传人吴图南先生享年105岁。杨禹廷享年95岁,马岳梁享年98岁、他的夫人吴英华享年91岁,
温铭三享年88岁,刘晚苍享年84岁,我的师爷王培生先生享年86岁……

    练吴氏太极拳的前辈们如此长寿,恐怕不是偶然现象。吴氏太极拳主要以柔化为主,由动而静,由静而
动,处处受意识引导。练吴氏太极拳主要是练心,心平气和,百病难侵,这恐怕就是练吴氏太极拳使人长寿
的道理吧。人和大自然一样,大自然如果风平浪静.就会五谷丰登,人如果平心静气,就无病,就健康。我
们的老师谢守忠先生讲:“要想练好吴氏太极拳,要心不妄想,口不妄言、耳不妄听,鼻不妄闻,眼不妄
视,要专心致志去练。”

    然而,有些人,练了数十年,虽然功夫极强。拳艺极精,但不到半百,却老病卧床,甚至英年早逝。这
是为什么呢?

    第一,练功时,忘掉了内外养修,忘掉了柔化是根本。大家都知道,水比较柔和,但水能穿石,无孔不
入。习练者一定要有水一样的性格。

    第二,缺乏内气的修养,只想练技法的阴阳相济,而忽视了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阴阳相济。中医讲:
气为阳,血为阴,三阳气脉过速,则三阴气脉偏迟。久而久之,人体的经络气血或偏盛或偏衰,甚至人体循
环逆乱,虽然外表看有些功夫,却因气血上逆而力不从心,百疾上身,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物极必反。从
中医学角度看。无论何事,要有节有度,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才是健康之路,

    第三,练太极拳不能很好地掌握速度。
  
    所以练吴氏太极拳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内外兼修。

    二 感悟吴氏太极拳

    我的父亲是鞍山市京剧团的武打教练,受家庭的影响.我自幼便跟随父亲练习武术基本功.跟随老师学
了不少太极拳套路,而且在比赛中也取得过很好的成绩,在本地区也算小有名气,和我学太极拳的有近百人。带着近百人,每天早晚练得满头大汗,但其实根本不知道太极拳的内涵。

    自从拜谢守忠老师为师以后.才真正明白了太极拳理。
   
    老师讲:练拳要用心去练,要澄心定性,要锁心猿,拴意马;练拳要刚柔相济,形神意合。

    而在此前,我边打拳边聊天,精神不集中,只注重了太极拳套路练习,而不注重内功的修炼,每天跟着
音乐练拳,把太极拳练成了太极操。

    老师讲:太极拳一定要从松柔上下功夫,松柔是一生的追求,要松柔之极,柔若无骨。松柔是天生具有
的,因为劳作和生活,把身体给僵化了。练功要找回孩童的感觉。

    而在此前,我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

    老师又纠正了我们练拳的步骤,告诉我们练太极拳蛩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盘架子。注意把每个动作定式做准确。注意架势要舒展大方,中正安舒,虽动作不连贯、不
协调,但要注意培养饱满的气势。要把拳架练得准确,和写字一样,开始要一笔一划的练。

    第二阶段:练放松。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注意体会在放松、不用僵力的状态下完成每一个动作。注意松
而不散,始终保持整劲不丢。

    第三阶段:练习均匀、连贯与协调,注意动作的轻匀连贯性。

    第四阶段:练松柔与沉实,这是长功力的阶段。练习太极拳大致分为三层境界,即以腰代手,以气代手,以意代手的初、中、高三个层次。首先要通经活络,要想顺利通开经络,就要掌握好练功时间、节气。比如一年的两至、两分,春分应该是通肝经的好季节,夏至通心经,秋分通肺经,冬至通肾经。每年应季时,老师都亲自带我们去山青水秀的地方去练功。

    第五阶段:练发力、推手、散手,实战运用。

    按着老师讲的拳理,我认真的练习,在松沉缓慢、均匀上下功夫,三年后,确实感到了内功充实,内气
腾然。拳架也比原来也好看了。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