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心经(10)

2011-01-11 16:02  王志远  

 
太极拳心经
 
——从一则谜语所想到的太极拳境界
 
王志远
 
 
  九九成非。“九”者,久也。“九”虚指多数。汪中《述学·内篇·释三九》曰:“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三之所不能及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九”又为阳数之极,至九则复归于一,故“九”含有包罗之义。因而古人尚九,如九天、九地、九州、九野、九郡。又“九”者,究也,穷也,尽也;物为至丹,功力极矣。“非”者,非人而成仙也。“仙”者山人也。《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说文解字》曰:“僊(仙异写),长生僊去,从人,从僊。”仙就是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其久远的人。过去的修仙者,性爱幽栖,林谷是托,都要隐入山中云深不知处,做最后的了手工夫而成仙。因时代的变迁,虽大多不能隐入山中,不知所踪而修炼,然而真正的太极拳修炼者,仍应择静处而居,守清贫而自足,清心源,静气海,一念俱忘,万缘放下,伴日出操拳运会后天,随月色参玄追摄先天,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真气,独立守神,舍光藏辉,修炼不休。守定宗家,功归正源,困知而勉行,任运而渐进,步步回头,时时顾祖,行行重行行,深入复深入。如此真续力久,由登堂而入室,登堂犹浅,入室为深。功夫既深,与道大同,视通万里,接及神明,恍然悟门大启,洞见精微,迸出天机,使太极修炼者逐渐感受到自然的微妙变化,身心产生质的飞跃,专气致柔“复”成“婴儿”而入境。一旦入境,炼形至精,炼神入微,智照无边,形超有际,秉山川之灵气,承日月之精华,达至与自然融洽,天人合一,而调得形神永固,随心应物,通天彻地,从而升华修炼者的气质、品格、修养,而入高雅。即使不能成仙,亦离道不远矣。(待续)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