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这两句讲左右手足的上下配合。乍从字面上看,似乎使人难以理解。当初我见到一个手抄本为:"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左杳",我还以为这样写才是对的。后来又想到,这样太平凡了,为什么提到拳论上?经过学练陈式推手,才认识到这是讲的手足上下配合,正是避免"双重"之病的要诀。如果写作"左手重,左步虚;右手沉,则右步虚",就使人易懂了。
对于上两句话,也有人解作推手规律,即应当"人刚我柔",似也有理。但对方是否以左手攻我左方,右手攻我右方,都是不一定的。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解]这四句与上面两句都是指方向变化,前两句讲的是左右配合,这四句中的仰、俯讲的是高低,进退讲的是前后方向的应付规律。
我们可以体会出句中的"之"是可以代表敌我双方的。先就敌方动作来讲:敌方向高处采我,使我失中,我随即比他更高;如向下按我,我随即比他更低。这个更高、更低不是直线而随,必须采用陈式的螺旋自转与公转,配合身法的旋转,步法的进退,才能达到所需要的要求。对方采我右手,我以右手顺缠上随,随即肘尖向内收转,手指仍高不过眼,冲向他的中心,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塌下裆劲。从外表看来,手并不高,由于臂部向内弯曲,加上进步、塌劲,使对方自然感到他无论如何想把我引出去,我的手劲却比他更高。这些动作可以参用野马分鬃进右步的身、步、手法。
如果对方进步向下接我右手,我用二路窝底炮的动作,先退左步,继退右步到一尺余宽处,下塌裆劲,同时右臂走逆缠,肘贴右肋,手合在裆中,加大逆缠,使对方感到越往下按其力下陷得更深。
进之是对方捋我的手法。我身向左或右转(捋右手则左转,捋左手则右转)。进右或左步,松肩沉肘,先进手挤,挤时手走逆缠,肘部以上则走顺缠,而手腕转向他的右或左肋,使之感到我的手臂越引越长。
如果对方按我右臂肘关节,则视来劲的方向,偏上则走顺缠反旋收转肘尖,偏下亦走顺缠正旋沉肘贴肋,手部指向对方,步法或退或进,如十字手、拦擦衣的身步手法,便可使他感到劲难以前进。
但,如我采对方,他以前法上随,我即用第一套金刚捣碓第二动作,劲在左手下塌外碾,或用白鹤亮翅第二动作右手上采,而左手按其小腹右侧。前者是进左步双采法,后者是退右步的右采左按法,都可使他有高不可攀,自行后退之感。
如我向下按人,遇着对方以窝底炮的右手加大逆缠引我前倾时,我只要加大左旋塌劲,以右手顺缠向其裆内转进,即可破解。
捋挒引进,我身手虽形向后退,只要前手做好下塌外碾,则可感到他的长度赶不上我。
采挤的前手随其身的旋转和手的拨按,而沉肘以变手的顺逆缠法和方向的提落前进,亦可使之退不出去。
总之,都要身法、步法、手法的加减适当,而眼法不变,自能收效。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解]上句讲感应的灵,下句讲旋转的快。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解]这两句讲的是战略,当然也包括战术。说到"知"字是大有讲究的。知人的方法,一般是先从外形观察:①对方和我站立的方向,先看出他在我的前方,或左、右方;②再看他的脚哪只在前;③看他的身体先向何方转动;④最后注意他的眼注视我的躯体哪个部位。我们如能经推手、散手的实践中取得经验,便可从外形的观察中推断其动向,而因敌变化适当应付。但是,仍应遵守"彼不动,己不动"的原则,以静待动。
不易知者是内劲的变化,必须试而后知。武术界有个成语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是说伸手接触,便可知对方有没有真正功夫,功夫的水平是高是低。大抵身高力壮的来势必猛,持力以求速胜,来力必然直而硬。我方身、手略一旋转,便可引进使之落空,甚至反跌出去。对方来劲较柔,而且善于旋转变化的,便应提高警惕,而因敌变化。
怎样不使人不知我呢?如要使人不知我,首先在知人之先,能有自知之明。自知是知个人所学拳套的着法作用和其变化,并且善于在什么时间变什么角度,恰如其分地、毫厘、分秒不差地去适应对方的变化。能做到这个程度,便是懂得陈式规律的对手,也难以预知我将怎样转变。何况陈式的转关出奇处,不完全是弧线,而是"S"、"S"形的。它的横、直、斜、正又是周身多变的,不但人不能知,我也不能预知。陈鑫先生诗云"我也不知玄又玄",确能道出实际情况。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及也。
[解]这两句总结全文。由于所向无敌,因被人称为英雄。而无敌的效果,来源于按照所讲的一切规律,持之以恒地锻炼日久,由着熟而达到懂劲、阶及神明的水平。文中的"此"字即指上文讲的规律。
陈鑫先生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开头定出学拳须知的戒律。他说:"学拳必先明理。"我认为所说的"理",一方面指拳理,另一方面则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又说:"会拳后,不可手狂、口狂。"手狂固然易招是非,口狂也会招人厌恶。他解释为:"说话谦和,胜则少招人忌,败亦少招人耻笑。"总之,谦虚谨慎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在武术方面,便是武德。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解]从这一段至下文"快何能为"是介绍太极拳法与其他武术不同之处。
"斯技"二字泛指武术,"旁门"二字是说各种套路。虽然姿势配合的不同,大多数都是体壮的胜过体弱的,也就是手慢的胜不过手快者。
有人认为此文"旁门"一语涉于自骄,而轻视其它项目。我则认为,作者只是概括论述,并非意存轩轾。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
[解]这一段指出先天自然之能和学的比重。启发人要重视学,而不可自恃天然条件。因为玉不琢不成器,内因与外因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前进。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解]这段引出有关诗句和曾见的事实,以证学的成效。
"四两拨千斤"之句,乃无名氏所写《打手歌》中第四句,意为体察句意,可以证明用轻量的四两便可以拨动千斤之重,显然不是用拙力致胜的。再看约八九十岁的耄耋(音同猫蝶。八十为耄,九十为耋),老翁能够抵抗众人的形状,年青体壮的手快,又何能为力呢?
文中虽说"显非力胜"、"快何能为",但我认为作者并非完全否定"力"和"快"的现实。作者所注重的在于"学力"。因为有先天自然之能的力与快,加以学力,则用少力而效果更快。我赞成《九诀八十一式》对力的解释,它说,句中虽指出“四两”、"千斤",只是极言用力合乎拳法,则小力必能胜过大力,并非一定只用四两的劲,而且后备力量是同样需要千斤。
不过有些文人编撰的太极书刊,往往误解为力是费品,而提出"用意不用力",甚至把意字说得神乎其神。如:彼力刚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里。又有人加上"气"字,如说:彼之力才挨我皮毛,我的气已入彼皮里膜外之间。既然意、气如此神妙,何以王论中无"意"字、"气"字,而只讲学拳、练拳、用拳的形式与时间、方向的配合,以及劲的如何求懂呢?
有的书上介绍武禹襄力举三百斤,郝为真有数百斤之力。我也亲眼见过陈发科师将体重二百余斤的李剑华高举过顶。可见有力不是坏事,全在于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运用。
也有不少太极拳家改力为劲,说是力由骨出是硬而直的,劲由筋生是柔韧的。但我们看太极推手比赛,许多人又多用力顶、拉,而缺乏技巧。推其原因,可能由于学的方法不合力学,遂致有此现象。
立如平锥,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解]这四句又重述太极拳的静动规律和运化方法。
"平锥"即社会上常用的天秤。旧式的天平是中间一个立柱,上有活动杠杆,杆上各拴细绳,下面各平挂盘子。称物时,一个盘子放东西,一个盘子放砝码,砝码刻有分量。这里用平锥来比喻太极的躯干要中正不偏,等于力学杠杆的支点,盘子等于两手。接触对方的手如同加上什么物件,就象一定分量的盘子,是重点,另一支手如同砝码,可以起平衡作用,等于力点。陈鑫也说:"拳者,权也。"可以称量来力的轻重,与王论的见解都是符合力学的。不过我们称物是要求力点与重点平衡的,拳法的运用则是一方保持本身的平衡,同时又破坏对方的平衡。来的分量重则减少砝码,使来力反折回去。而且陈式的秤砣有两个,在后面的后膝下垂,以加强自身的稳度;在手部砣的作用又不限一处,全在自转与公转配合变化,因敌之动,而随时移动,更为巧妙灵活,但也要难掌握得毫厘分秒不差。
下句以"活似车轮"为比喻,刻画出太极拳手足运动的形象和作用。是车轮就得有车轴,轮子旋转,而轴在轮的中心并不摇摆,这是动中的静,恰与上句"平锥"的静相似。平锥有两个盘子,称物体时又必然从静而动,可以说它为静中之动。
"偏沉则随",犹如秤盘与称砣的配合,车轮的旋转,双重则滞,犹如关上了闸则转动不得。"双重"这个句词,是王宗岳首先提出来的。许多研究太极拳者对于这个问题,各有所见,后面我再详述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