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美学价值和道德情操

2008-05-30 01:10    

    古人云:“修炼之为教。”就是说,修炼是一种教育。练太极拳不仅是要强身健体,攻防格斗,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修身养性。通过太极拳本身内涵或外在的美育特点,加强练拳者美的教育,增强其个性、品德、教养的精神美,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习武者都知道,武德是武术家思想美的集中体现,这一方面跟一个人练武之前的本身思想修为有关,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后天练拳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美的教育,使其不断完善、深化和提高,而太极拳在这一方面有其独到的教化功能。

  古今中外的任何一种拳术,其功能不外乎搏人 (攻击)、御敌 (防守)和健身三个方面,特别是有些拳种,主要以攻击制敌为主,所以必然以急功近利为原则,出手必狠,甚至一着得手即置人于死地。而太极拳集佛家的“大慈大悲”,道家的“善哉”和儒家的“仁义”于一体,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拳”。从其技击手段来看,太极拳以“中庸”为体,以“无为”为用,讲究“舍己从人”,讲究“彼不动己不动”,讲究“随屈就伸”。它不仅仅把武德表现在口头或是书面上,同时还把待人接物以善为本的行为准则,有机地融汇到具体的技法之中。即使在激烈的搏斗之中,也处处讲究与人为善这一太极宗旨,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达到外在与内涵的高度统一。这正是我国古典的“中和”之美,“温柔敦厚”之美。

        从习练拳术的根本目的看,绝大多数拳种都把战场搏杀作为主要目的,所以才出手毒辣,攻即要害。而太极拳却以养生为本,以技击为末。它讲究德术并重,身心合修。练拳的目的主要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正像《太极十三势行功歌诀》所云:“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的修炼过程,是教人向善的过程,是行道养德的过程,也是强身健体的过程。正因为太极拳以健康身体为本,所以本固而枝荣,打拳技击自胜一筹。

  从太极拳的走架看,其要求在身心合一的基础上“动如江河,静如山岳”,又要求“似行云流水”,舒缓飘逸,跌宕有致,轻柔圆滑,连绵不绝。这不但可以使演练者身心俱融于天地,融于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境界,同时,也使观看者受到自然之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正所谓“形美感目,神美感心”。这也是其他拳种无法比拟的内修特征。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