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手)
有次碰到一个拳友,他说,最近我对太极拳理很有体会。我与他从最初碰面到现在已经六七年了,我说这些年你有什么体会给我谈谈?他说练太极拳,主要体会在气、在呼吸上面。我说你怎么呼吸?他说练拳时配合深呼吸。我说从健身上来讲也对,深呼吸这个方法我是非常赞同的,我有时候自己也这样练,给学生也这样说,有时候作为休闲或锻炼时可以这样练。为什么对呀?因为深呼吸不是我们的本能习惯,只要不是本能的行为就是一种锻炼。当然,我说不是本能的,也得要符合人体结构和运动力学原理,所以我说你们练拳怎么知道对与错,只要自己去看自己的拳架当中本能行为有多少?本能行为越多错误就越多,就这么简单。
还有,我们很多人,可以说80%以上甚至90%以上的人误解了太极拳,误解在哪儿呢?在思维上,往往把“太极”两个字理解为“阴阳”两个字,这是思维上的本能。我在教学生或自己练拳时,不喜欢说“阴阳”而是用“矛盾”两字,阴阳它是对立统一的,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同样,矛盾两个字也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离不开盾,盾离不开矛。所以我常说,你在练拳当中身上肢体各部位有多少矛盾在体现?太极拳之所以名为太极其实就是告诉你:练这个拳,肢体运动方式是矛盾的!不要说阴阳。阴阳是我们中国的道家文化,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已经根深蒂固了,运用不当往往容易在思维上走偏。
太极拳的太极二字要把它理解为矛盾。你练拳时的肢体只要是矛盾的就对了,肢体不矛盾,只求行云流水很顺很舒服的,就一定错了。所以,拳的对与错,你自己就可以鉴定,锻炼就这么简单,练拳也就那么简单。当你明白这一点理念,你再去练拳就会有突破,会有一种开窍,练出来的拳就会与众不同,你练的是真正的拳了!这也是我希望我们练太极拳的人都能够明白的道理。
大概五六年前,在浙江义乌碰到一个拳友,好像在浙江省的一个太极拳比赛中得过什么推手冠军。跟我说,他对太极拳已经非常明白了。我说你明白到哪个地步?他说太极拳其实是没有规矩和规律的,就是自己感觉怎么舒服就怎么打。我听了真的是无语了!有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一个拳没有了规矩,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而且是对我们老祖宗的不尊重,更别说肢体锻炼上了,那个拳友的思维肯定是错的!哪怕你练上三五十年,也是错的!人活一辈子就是较真过程的一辈子,否则不就是吃饱穿暖一把黄土嘛,也就没意义了。所以,在平时练拳当中,要尽量把本能的行为降低到最少,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全世界人的肢体结构都一样,它是有一个规矩的,这个规矩很容易做到。第三句话,思维决定一切。
我希望我说的能够把一种不正确的思维能够规正过来,明理才是真!现实中的太极拳,肘膝二个固定关节晃个不停,腕胯二个灵活关节转也不转,偏去晃腰晃脊椎,想进化?违背肢体运动规则,还自以为是锻炼与练武呢。我一直跟学生讲,我反对苦练,但又希望苦练,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练拳是一种技术活。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性锻炼,练拳要符合拳理地去练,什么叫拳理?就是训练自身能量的增加,达到击败对手为目的,离开了这一点就不能称为拳理。现在我看外面练拳的,有百分之八十的训练,是徒劳的,因为他练错了,你流了再多的汗水都是白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它没有按照肢体结构和运动力学去练,当然有人要问了,老武术家们身怀绝技,一身功夫。当然了,但身怀绝技的老武术家有多少?再说,大家在相同的方式下训练,肯定有高低之分,就像很多公园里面的太极推手,他们练的也是同一个师傅教育出来的,在同一个方法下训练出来,肯定有高低之分,但并不等于正确。
什么是人体运动力学?说得简单点就是一切运动都得按肢体结构的规矩来做,所以遵守肢体的规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比如世上只有一个姿势叫立正,你稍微变一下就叫稍息了,不叫立正了。一样的道理,你同样一个打法,在擂台上、在格斗中,武术一直是一横一竖的,要么站着要么下去。中国传统文化,林林总总,说不清道不明,只有武术、肢体语言才能说得清。
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十年前,在一般人眼里,我的老架是非常漂亮的,每次在公园里面打拳的时候很多人都围着我看,打的好看,漂亮啊,还不停的说这个拳不错,这个拳不错。“这个拳不错”这句话,我到后来才明白,就是:不摇晃。晃过来晃过去就不存在好了。世界上有二种运动能称称得上高大上,一项是高尔夫一项是太极拳。太极拳之所以要求慢打慢练,就是为了展示肢体的规范,如果太极拳打得摇来晃去的,也肯定失却了大气。
运动的宗旨是灵活的关节更灵活,固定的关节更固定。这就是运动之道!也是锻炼之道!也是健身之道!。那么,什么是灵活的关节呢?从手上来说,腕关节,它是球型关节,它需要我们不停的灵活它,去动它,锻炼它的灵活性。肘关节呢,它是起固定作用,也是上面和下面的连接处,只要是连接处,它都是起固定作用的。肩关节呢,它也是球形关节,它是活动得最多。胯关节呢,也是灵活关节,我们平时只是在走路、坐下、起立时当作折叠在运动,左右旋转的很少。平时我们旋转的不是胯关节而是脊椎腰椎在扭转。膝关节又是一个固定关节,它承载着我们身体的重量,是折叠关节,不要去左右摆动,左右摆动是会出问题的。踝关节从理论上来说,它又是一个球形关节,除了伸屈之外,往旁边稍微也有点旋转,所以,这个也要加强旋转锻炼。
太极拳最初的规矩就是用极不寻常的方式把你拉进来。要你懂得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太极拳的要求,是要把你变成另一个人!这种改变到底有多大,只有经历了这些的人,才知个中三昧。太极拳大部分时间里练的都是规矩,是规矩,就要老老实实地练,傻乎乎地练,练的时候要简单,不练的时候要多想如何练才合理。这听起来很傻很简单,但经验就是这样,只有想好了如何练才合理,再着手去练熟它,最后熟能生巧了叫功夫上身。练功是这个样子,锻炼身体也是这个样。
有一点有说明:肩、踝二关节虽然是灵活关节,但在练武中为了稳固下盘、立地生根,踝关节在定步时需要固定它。同样,肩关节为了传力在练武中也要变成固定,这就是练武与锻炼的肢体区别之处。
最具技术面的一个灵活关节是手腕,是技术展示的重要部位,下面一个最重要的灵活关节是胯。上下折叠左右旋转均要利用胯关节来完成。起着承接上下左右的巨大作用,是整个人体运动中最重要的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起伸缩长短作用,既然是伸缩的关节我们要使它更具刚度与稳固!所以,把这四个点练好了,功夫自然上身!
但外面大部分练拳的人,全身上下一起晃,固定的关节没固定,灵活的关节没去灵活。用我的话讲叫缺失“肢体规矩”,虽然各有各的方法与理解,这本是好事,但少了一个标准点,如以“肢体规矩”为标准点的方法下,各有所悟才是正确的悟,因为地球上人的肢体结构都是一样的,思维的不同造就了文化不同,科技发达不发达,其实拳也如此。可惜的是在当今社会上练拳的,不论哪个门派何种武术,用“肢体规矩”的眼光去看,基本上都存在严重问题。
懂太极拳,就是懂得有关人体结构的一切,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是,一个好的太极拳师,对方往那里一站,还没动手,他就已经能嗅出他的分量、深浅,甚至,他的身体里,他的每一丝肌肉里,浸润进了多少的太极拳基因,也是一目了然的。看的就是“懂不懂规矩”,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嘛。这个层次是可以分解出来的,是可以观一知二知三的,有了这层功夫,你才知道怎么教太极拳,知道从正确的路径,一步进入,或是有目的的纠偏纠错。能纠错,前提就是你自己有足够的错误经验。说真的,在练拳上我没有走过这么多的弯路,没有足够的错误,我也就没有资格来教太极拳。
苦尽甘来,这是矛盾,太极拳就是矛盾拳,这个后边还会说到。我只是先带出矛盾这个意思,就像我先知道错误才知道正确, 先强调规矩,那是为了你以后没有规矩。
腕、肘、肩、胯、膝、踝,这六个关节包含了固定关节和灵活关节,我们平时健身和锻炼的时候就要按灵活关节要更加灵活,固定关节要更加固定这个原则去训练。而这些和太极文化无关!而是实实在在的健身之道!所以,我教拳就会给他们说,要把自己想象是台“机器”,而六大关节当作“机器”的六个零件连接点,如何保养能使“机器”使用寿命更长,更加灵活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