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掤”字是错别字吗

2016-04-08 09:59  魏坤梁  


     太极拳十分常用的“掤”字,读音为péng,可泛指外向浮力性的劲力或动作。这是练太极拳的人再熟悉不过的。但是在自古以来的所有字典、词典类的汉语工具书中却都没有“掤”字这一读音和意义的记载。中国尤其著名的第一部被命名为“字典”的大型汉语工具书《康熙字典》里这个“掤”字记载为读音是bīng,字义为箭筒盖等。另外,在所有字典、词典类汉语工具书中,也没有太极拳的“捋”(原繁体)字,“挒”字也没有太极拳语言中的这种意义。此情况在上世纪初出版的许禹生先生所著的《太极拳势图解》中已有提及,并且也未见怪。到了二十世纪末,有些太极拳习练者发现了这一现象,认为在《康熙字典》里没有“掤”字这一读音和字义的记载,所以认为“掤”字是错别字,认为这是会造成不良世界影响的、不能容忍的文字错误而必须纠正,因此读音为péng的“掤”字应予废除;但是有的人则不认同这种观点,于是持这两种相反观点的人发生了针锋相对的文字争辩;如《太极》杂志从2001年5期开始,至2003年2期还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提供不同观点对这一问题的商榷讨论。其实在此之前,有的太极拳界前辈如陈微明先生的弟子林炳尧先生也认为这个“掤”字是错别字而应予废除,于是在他所著的于1997年出版的《杨式太极拳架详解》一书中就断然将“掤”改为了“堋”。这种认为读音为péng的“掤”字是文字错误而必须纠正废除的观点在一些杂志中一直时有可见。不可否认,持这种观点的人其主观上是出于对祖国文字的认真、负责,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客观上对太极拳文化的发展是有害的。论析于下:

(一)不能依据《康熙字典》认定太极拳音义的“掤”是错别字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00年)之时,康熙皇帝下旨命张玉书、陈廷敬等朝廷高级官吏主持编纂的有史以来首次称为“典”的国家权威性的大型汉语工具书,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两书基础上补充扩展而成的。后来出版的《重刊〈节本康熙字典〉·小识》指出《康熙字典》实际收字46600多个,另收古字1995个。《康熙字典》是一部收字之多没有前例、引用数据十分丰富的字典,至今仍是阅读古代书籍的一本重要的工具书。然而,不少文字专家都认为世界上任何一本文字工具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如郑孝昌先生在《中医难字字典·序》中就写道:“天下哪有不错的字典!好字典不过少错点儿罢了”。《康熙字典》也是如此,学术界公认它既具有史无前例丰富的汉语文字信息量,又是错误颇多的一部工具书。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所著的《康熙字典考证》指出该书仅引书错误就多达2588条,实际上错误还要多,而且还漏收了许多字的音、义以及许多字。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收字48000多个,其中有不少字就是《康熙字典》所漏收的;而《中华大字典》也不可能将祖国此前的所有文字都包罗无遗地收载进去,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太悠久广博了,文献浩如烟海,自古以来的文字又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文字工具书的编纂者由于各种条件原因的限制,是不可能将我国从古以来所有发生过的文字及其信息都无一遗漏地收载进去的;任何一部字典都是相对地、有条件地反映文字情况的。比如我国少数民族的东巴文化,至二十世纪末也没有被任何专门出版物工具书记载过,有关专家学者正在抢救收集整理。因此所有文字工具书包括《康熙字典》对古文字的收载都不可能没有遗漏,所以有的古墓出土文物中的文字尚需古文字专家破译。中国自古以来的姓氏,据杜建春《中华万姓溯源》一书记载达五千多个,不仅有不少姓氏其字与一般读音不同,其中许多都是不见于包括《康熙字典》的所有文字工具书的。古代汉语中广泛存在着借代现象,如以“亡”代“无”,以“冯”代“凭”,以“泣”代“涩”等等,字形代了某义之字,其读音也随同了某字,这些古代汉语使用的借代字有的《康熙字典》也漏收了。比如唐代著名学者刘禹锡一名篇《答道州薛郎中送方书书》中有一句话:“愚独心中有概焉”,其中的“概”是“慨”的借代字,音为kǎi,不读gǎi,这一借代字《康熙字典》就没有记载。太极拳的历代重要人物中不乏古代汉语根基深厚者,如武澄清,清咸丰二年壬子科进士;武汝清,清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武河清(禹襄),廪贡生,候选训导;李亦畲,同治元年壬戍科举人;李启轩,光绪元年乙亥科举人;陈鑫,廪贡生;许禹生,毕业于晚清译学馆,曾任北平教育部专门司主事;陈微明,1902年入京科考中榜名列前十名,先后担任过《清史稿》纂修、浙江求是学院教授等;郑曼青,曾任上海暨南大学与美术专门学校教授;这些先人都是古代汉语文化的饱学者,他们不至于不知道太极拳音义的“掤”字在《康熙字典》里没有户口,然他们都不认为其是错别字,都泰然地在自己的文著中应用着,因为他们知道包括《康熙字典》的所有字典是不可能将从古以来所有发生过的文字及其信息都无一遗漏地收载进去的。

     其实,“掤”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除了《康熙字典》所记载的音义、太极拳使用的音义外,还有其它。如《朱子语类》卷二十一中的“只缘气未掤裂”,文中的“掤”音bēng,义同“崩”;《西游记》六十五回中的“苦掤苦拽来相战”,文中的“掤”也音bēng,义同“绷”;《水浒传》五十一回中的“兄长,没奈何,且胡乱掤一掤”,文中的“掤”也音bēng,义为捆绑。《朱子语类》为南宋朱熹的学生所辑,是一般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康熙字典》的所有编纂者都是不可能没有读过的;而《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是明代成书,是此后历代影响很广的著名小说。但是这些书中“掤”字的音和义在《康熙字典》里都没有记载,直至到现代,编纂工作长达近20年的《汉语大词典》于1994年出版,“掤”字的这些音和义才出现在这本词典中。其实《汉语大词典》也是不可能将我国从古以来所有发生过的文字及其信息都无一遗漏地收载进去的,也还是需要某些文献作为补充和以后再完善发展的。所以,以《康熙字典》为据认定太极拳音义的“掤”字是错别字的认识是错误的。

(二)太极拳音义的“掤”字使用历史悠久

     汉语文字是在不断发展的,现存所有的文字并非都是同时产生于古代的某一时,而是逐渐产生的;某一形、音、义的汉语文字产生后得到了一定范围社会群体的认同,具有了一定的被使用历史,与许多事物发生了历史的联系,这一文字就成了汉语文字大家族中不可遗弃的一员了。如段逸山先生主编的高等中医学院教学参考书《医古文》指出:古代汉语中的借代字,有的是属于异写,有的起初可能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写的别字,以后,接受和使用的人多了,普遍习以为常就成了公认的借代字了。这种现象在历来的中医处方和本草书籍中也有反映,如有的地方,“川牛膝”写成“川牛七”、“川牛夕”,“木鳖子”写成“木别子”、“木必子”,“千年健”写成“千年见”,“泽泻”写成“泽下”,“栀子”写成“枝子”,“豆蔻”写成“豆叩”,“佛手”写成“伏手”等等,这些代用的字显然大多是借谐音图方便而写的别字,但由于使用的人多,留在了许多的文献资料之中,成了中医药的研究和交流必须要了解的,所以,这些字也只好承认下来作为了“别名”,这些“别名”就成了一些专业的专门书籍收集记载的对象了。

     太极拳音义的“掤”字没有别的异体写法,因此不存在“别写”的可能。该音义的字究竟何时、何地、何人如何开始应用,现已无从考究,但可以肯定的是该音义的“掤”字在王宗岳等有关十三势长拳的歌文中、宋氏古谱中、杨氏老谱中都已经出现。《清史稿》、《唐村李氏家谱》、这些古拳谱中存在的互文、分承等古代修辞现象都反映古太极拳(十三势长拳)在明代中叶已经出现,也就是说太极拳音义的“掤”字至少已经具有500多年悠久的使用历史了。民国时期,有不少太极拳家,如许禹生、孙禄堂、杨澄甫、陈微明、王新午、徐致一、于化行、董英杰、姚馥春和姜容樵、吴志青、吴图南、吴公藻、郑曼青、陈炎林等先生的太极拳专著中都应用了这一音义的“掤”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太极拳著作不断出版,各类武术杂志中有关太极拳的文章不断发表,除了极个别如林炳尧先生所著之书外,这些太极拳著作与各类武术杂志也都应用了这一音义的“掤”字;这一音义的“掤”字已经与太极拳的历史和文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了,显然,太极拳这一音义的“掤”字已经成为古今汉语中很重要的一员了。

(三)收载太极拳音义的“掤”字是汉语工具书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哲学上曾有过一个“鸡与蛋谁为先”的旷日持久的大辩论,而文字与字典是不存在这个先后问题的,因为文字的出现总是先于字典的。字典的职责就是收载有一定使用历史的文字。有的文字虽无使用价值,但与一定的历史相联系,如武则天造了一个“曌”字,除了武则天表示自己外,别无他用,使用存在时间也极短,然这样的字也是字典必须收载的对象。因为这个“曌”字如果不收载,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学习就会发生困难。太极拳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迅速在全国传播开,为什么此后的汉语工具书都未收载太极拳音义的“掤”字呢?这是因为天下没有知十之士,汉语工具书的编纂者也是如此,他们未必有过与太极拳相接触,即使有接触,也难免挂一漏万,比如《朱子语类》、《西游记》和《水浒传》中音bēng的“掤”字,《汉语大词典》之前的汉语工具书不也遗漏了吗?

     作为语言交流工具的文字无疑必须具有社会统一认同性。我国简化字改革有利于方便书写、认识和记忆、消除过多的异体字、精简字数等,从而有利于文化发展。然改革初期的当时,有的地方个别人随心所欲地乱简化和使用,这是一种造成文字混乱的行为,所以必须制止。太极拳音义的“掤”字显然不是这样的乱造文字,盲目地把它混同为这种乱编造的简化字之类而主张摒弃作废,一厢情愿地用其它原来并无太极拳“掤”字音义的字替代它,其实质与随心所欲地乱造简化字一样,客观上必然会造成文字语言交流的混乱,也得不到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事实上正是如此,林炳尧先生将“掤”改为“堋”的一书于1997年出版后至今,所有有关太极拳的著作和杂志文章中并无一人响应仿效。所以这种将“掤”字改掉的行为是不对的。

     太极拳音义的“掤”字,其音其形与字义十分合适。其音péng,与膨胀之“膨”同音,与绷弹之“绷”音近,使人联想到向外弹性的浮力;“扌”偏旁使人联想到太极拳的掤主要为手臂施展;“月”字使人联想到月亮,在传统文化中,月相对于日属阴属柔,又使人联想到太极拳之掤中寓柔;而月又常呈弧形,又是太极拳之掤“手臂圆撑”的形象;两个“月”字又使人联想到两条手臂,使人联想到太极拳“开合按势怀中抱”的特征性形象。用这样的形和音来表示太极拳之掤的义不是太合适了吗?太极拳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练习人数十分广泛的运动,但“掤”字的太极拳音义至今还未加以收载入字典,太极拳还有其它如“捋”、“挒”等一些字的义也未被收载进字典,这与太极拳的普及是很不适合的。所以,使用历史悠久的、太极拳音义的“掤”字以及太极拳其它一些字的字义尽早收载进字典和词典应是摆在有关专业汉语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