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四病”的范围

2008-05-30 00:51    

推手运动易犯的四种毛病是:顶、抗、瘪、丢。四病是违反推手四要的,所以又名“四不要”或“四忌”。这四个字也是从“沾连粘随不丢顶”句的“丢、顶”两字发展而来的,现分别解释如下:

  (1)顶,是出头顶牛的意思,凡用拙力硬顶对方来劲,使两力发生抵触,其两力相顶的夹角在90度-135度之间,称为“顶”。当然,实际推手中并没有计算得那么准确,只感到一方有出头顶碰就称之为“顶”。

  (2)抗,是用力抵抗的意思。《顶匾丢抗解》说:“抗者太过之谓。”凡用拙力与对方来劲对抗,其两力相抗的夹角大体上在135度~180度,称为“抗”。顶是顶顶碰碰,大多出于劲的不圆不匀和“听劲”不灵敏;抗则近乎用硬功来抵抗,或希图用大力在攻守中取胜。所以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

  (3)瘪,旧作“匾”,又作“扁”。“匾”“扁’二字音同,瘪,音憋(bie),但作为太极拳的术语字,其音义皆同,仍应读作“扁”(bian),是应之不及而形同皮球泄气一样地瘪掉了的意思。凡推手时反应迟钝,腰硬手软,不能保持“掤劲不丢”,就往往在对方突然进攻时应之不及,而被人刚劲压扁,使自己的手臂把身体困住,这就叫做“瘪”。有的人在推手或走架时,不能做到“肘不贴胁”“腋下含空”,其两臂内侧常常贴及腋胁或胸部,这也称为“瘪”。犯有这种毛病的人是容易被人逼成背势的。

  (4)丢,是离开、丢掉的意思。凡粘不住、跟不上对方肢体的运动,失却了粘劲,甚或丢开了应该粘住对方的肢体部位,都称为“丢”。这违反了顺从不离、粘依不脱的要求,既不能及时感知对方劲路的变化,又给了对方以腾手进击的机会,那是最易被人在我劲断之时乘虚而人的。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