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太极图》阐释人生顺逆

2015-03-23 11:11    

      陈抟简介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易学家和内丹家。著有《龟鉴》《心相学》《胎息诀》、《指玄篇》《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火珠林》和《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被后世誉为道祖儒师。
 

 

      陈抟是宋初著名的道教学者,他继承《周易参同契》以易理阐述丹法的思想,留下了不少易道结合的丹书,对于宇宙生成论和内丹理论方面贡献较大。据《宋史·陈转传》载:“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主导养及还丹之事。宰相王薄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旨。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诗六百余首。”又据《宋史·艺文志》著录,易类有陈抟《易龙图》1卷;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有陈抟著《赤松子八诫录》1卷《道家书类》、《指玄篇》1卷《道家吐纳类》、《九室指玄篇》1卷《道家外丹类》、《人伦风鉴》《又称《龟鉴》》1卷《五行相法类》;宋释志磐《佛祖统记》卷四十三记载,陈抟得受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为之注释《此书原载《道藏缺经目录》,今收入《藏外道书》》。

 

      《宋史·朱震传》记载,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李之才传邵康节,种放又以《河图》、《洛书》传李溉,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这些图式均出自陈抟;清朱彝尊《太极图授受考》谓陈抟居华也曾以《无极图》刊诸石。陈抟的著作大多已亡佚,不过宋明以来有关著作尚保存有经过引述的文与图。今存世者有《阴真君还丹歌注》、《龙图序》、《正易心法注》等,又有《无极图》、《太极图》等流传下来。

 

以图式解析易理的图学刨始者是陈抟

 

      五代《907一960》以后,出现了以图式解析易理的图学,其刨始者便是陈抟。清初黄宗炎在其所撰《太极图说辨》中说:“图学从裹出于图南。”自从周敦颐得陈抟所传图式之后,作《太极图说》,尔后授受渐广,演绎者日多,各种各样的图式纷纷出现。


      陈抟的《无极图》自上而下由五部分组成陈抟的《无极图》自上而下由五部分组成。第一层为空心圆形,注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第二层为“坎离匡廓图”(坎离二封连接成圆环形,分别以黑白线条表示),注为“取坎填离”;第三层为金、木、水、火、土五圆,按照一定方位排列并以直线相连,其中水火二圆相连又出一圆,注为“正气朝元”;第四层为圆形,注为“炼精化肖,炼肖化神”;第五层仍为空心圆形,注为“玄化之门”。


      《无极图》顺解为“顺以生人”

 

      陈抟的《无极图》,从上到下顺以解释,则为“顺以生人”,为宇宙生成论,依其模式分为五个过程:
      ①无极而太极
      ②阴静而阳动
      ③五行之气顺市
      ④顺以生人
      ⑤化生万物

 

《无极图》逆解为“逆以成丹”

 

      如若从下到上逆以解释,则为“逆以成丹”,依其模式分为五个阶段:
      ①得窍
      ②炼己
      ③和合
      ④采药
      ⑤脱胎还虚

      《无极图》确定了内丹炼养的五个阶段


      陈抟的《无极图》,一方面使丹道具有浓厚的哲理色彩,另一方面确定了内丹炼养的五个阶段。他对内丹义理的阐发,使后来道教丹法出现了固定的“筑基炼己、炼精化肖;炼肖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等正步过程的理论,使钟吕金丹派的学说更加系统而精致。同时,他巧妙地将道家的“无极”和《周易》的“太极”结合在一起,对于道家象数派易学研究有较大贡献,对宋代理学亦产生重大影响,据传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即由陈抟《无极图》衍化而来。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