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求神韵

2008-05-30 00:46    

  习练太极拳到一定阶段,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不见进步、拳练来练去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可又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时如果找不出问题所在,再练就是盲目瞎练,甚至有可能越练越糟。只要冷静下来,对照规范的榜样检查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出现问题的不是大形大架,而在于细微处和转折处。很多动作只有笼统的空架子  而缺少细微允实的内容。一套拳或一套器械,并不是每一个动作只要定势做好了就算好,而在于它要有充实细致的内容,有没有韵味、充实不充实往往决定于细微之处。

  一、腰胯的配合

  太极拳论中有:“以腰带,以腰脊之力带动四肢运行。”这一要领并不是所有动作都要遵循的,如果认为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就是教条,是死搬硬套。一方而腰和胯是两回事,有的动作要求腰动胯动。而有的动作则要求腰动胯不动。如果腰和胯这两个概念不搞清楚,那么拳再怎么练也练不好。

  如“云手”一势:左脚横向向左迈步,上身向左扭转收右脚向左移步;右脚横向向左移动,上身向右扭动;上身及两臂在身体向左、向右扭转时,足以腰带胸转动两肩,以肩带臂、以臂带手扭动180度,而两胯是下沉稳定不动的。左脚向左移动时,左胯不但不能随之扭动反而还要微微向内(向右)合。向内向里合的具体表理就是左膝微微内扣,这样才能使左脚踏实稳定。如果左胯也随身体扭动,那么不论刚落地时怎样摆正左脚,左脚也会随胯的扭动而扭动呈外八字。同样,右脚向左移动时上身随腰而动带动两肩两臂挥手向右摆动,右膝也要微微向内向左合仕才能稳住右脚。如果分不清胯和腰、定和动,不能做到胯不动而只是腰动,这个横向平行的移步肯定做得不规范。

  再举一例--“分脚点剑”右手持剑,左剑指附于右腕处向身体左侧扭转反撩剑时,也是双胯稳住不动,上身随腰向左扭动将剑摆动至左胯旁,如果双胯和腰一起向左扭动,就会带动双脚扭动。此动作一定要胯部以下稳定,腰胸以上带动双臂扭动。接下来右脚前踢右手持剑右后下点时,应双胯稳住,腰以上先微右转,胯以下和腰以上互不搅力,再挥剑下点。如果下点剑时稍有发力,右脚蹋小时也要有同等的发力,这样动作才能稳定而舒展。不掌握这些细小的转换动作,拳练数年也难以把握其稳定。

  二、运行中转向在肩,运化在胸

  太极拳的转换处非常圆活宛转,甚至达到了天衣无缝之状,初学者一般不易掌握。如基本动作“搂膝拗步”,一个拗步的搂膝推掌定势后接下一个搂膝拗步时,初学者常常在上步转身时身体摇晃不稳,一些人常常以为是桩功功夫不到所致,其实是因为转向运作的方法不对而造成的。接上势外搂膝拗步,应先以腰带脚向外摆30度-45度,这时的胸腰也随之向左或向右摆动30度-45度,胸腰摆动的方向和脚尖、膝盖的方向一致,重心前移;后蹬腿上步时,基本上只是双肩带动两臂作弧形环绕而胸腰基本上不再扭动;当后掌立掌在耳旁,前掌按至腹前,上步之脚已着地时,再以腰带胸,转肩,一掌外搂、一掌向前推出。该动作中腰、胸、肩三者的关系应是分阶段有分工的,并不是在上步时腰动胸动肩也动。如果上步时腰身带两臂同时扭动,则有可能会因用力过大煞不住劲,也可能会因劲小使不上劲,使动作不稳定、不顺畅。

[1] [2] 下一页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