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焦作太极拳文化

2008-05-30 00:46    

  在国务院刚刚公布的第一批共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的太极拳和怀邦、董永传说、唢呐艺术榜上有名。这标志我市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了国家保护计划。

  焦作有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就是太极文化的经典之作——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太极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市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今,神秘的太极拳早以燎原之势风靡世界,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和体育爱好者的热烈追捧。据焦作市体育局局长刘新顺介绍,目前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太极拳组织,全球太极拳爱好者超亿人。近几年来,每年约有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太极拳爱好者5万多人次,到太极拳的发祥地——焦作温县陈家沟村拜师学艺,考察游览。

  太极拳缘起

  焦作温县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据说,祝融后代“祝融八姓”的温氏、苏氏都曾在这里建国,繁衍生息;商代第十三帝祖乙由相(金安阳市)迁刑丘(今温县北平皋村),周初,周王分封这里和轵、原等周边十二邑给大司寇苏忿生,建温国;秦统一中国后属三川郡,改称温县至今。温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文化积淀丰厚,名人辈出,孔子弟子卜商(子夏)、开两晋基业的司马氏父子和清代“帝王师”李堂阶都是这块 黄土地上的一代英豪。

  滔滔万里黄河之滨,有一道蜿蜒起伏的青风岭,太极拳的垃祥地——陈家沟村是这里一个产东起眼的普通村庄。

  陈家沟村西距温县县城温泉镇约5公里。陈家沟原名常阳村,村中有常阳古寺,村以寺得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山西晋城东土河村人陈卜,率全家至常阳村定居繁衍生息。陈卜勤劳淳朴,精于拳械,仗义任侠,移居常阳村后即带领村中青壮年百余人,潜入青风岭匪巢,将为非作歹的土匪一举全歼。从此,闻名遐迩的陈卜在村中开设武学社。授徒传艺,也开创了陈氏世代习武家风之先河。

  由于陈卜的家族后人人丁兴旺,陈氏家传武术薪火相传,声名远播,加之村中有条大沟,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陈卜也被尊为陈氏一世祖。然而,耕读传家、武艺娴熟的陈卜并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氏家族的第九代传人陈王廷廷字奏庭,1600年——1680年)。陈王廷聪颖好学,刻苦自励,文武双修,孜孜不倦;成年后学识渊博,武功超群,尤善轻功绝技。他面如重枣,美髯飘飘,爱骑枣红马,惯使春秋刀,被江湖同道誉为“二关公”。他曾经走镖山东,威名远播。崇祯年间,他曾经被县擢用为乡兵守备。

[1] [2] [3] 下一页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