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悟清:太极拳之练法说明

2012-01-30 15:25    

 
  夫初练者,宜端正方向,以立根基。最忌粗心浮气,精神不属,眼不顾手,手不顾脚,此谓之盲练也。尤忌身形不活,手脚不随,即用猛力,处处夺力,而仅能显力者,此痴练耳。倘能平心静气,注目凝神,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待至肩松身活步稳,然后镇头领气,以卫其力,力顺则气自通,气通则力自重。所学之法如是,练而习之,以期纯熟,则手眼步一致,心神气相同,自能臻自然而然之妙境矣。

  《太极初学要诀》
    
  初学而内要静空,周身而外要轻松。
    
  内空静气行於外,外松而内有神精。
    
  功夫不可须臾断,临用之时有奇能。
 
     
  行功走架,练拳推手,挥刀运剑,均要运动全身,一动百动,全身无有不动。赵堡太极拳对人的身体各部有严格的要求。这种要求对提高行功效果,对气血运转,对技击水平的提高,对防身、健身都有实际意义。它历来口授身传,很少见诸文字,见诸文字也收藏于箱柜,绝少示人,所以世人对这些知道的不多。现在,时代不一
样,适当公开这些要求,让太极拳同好与我们共同研究,才能提高整个太极拳运动的水平。

     
  现把赵堡太极拳对人体的各主要部分的要求分述如下,叙述的部位有:头、颈、眼、舌、肩、臂、肘、手、指、身、胸、腰、脊、胯、殿、腿、膝、脚等。
 
  一、头
     
  头要正,下颏微内收,头顶像有一根线提起。过去太极拳家称之为“顶头悬”“悬顶”。无论行功走架或推手都必须头正,不许左右晃动,不许上仰下俯。

      赵堡秘传的口诀中有“上节不明即无依无宗”“头要上顶,有冲天之雄。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经玉枕达百会”“头打起意站中央,浑身齐到人难挡”。这些口诀表明,头正了,便于丹田气上领,便于通大小周天。头是人的总司令部,指挥周身的一切。头正,精神提起,能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冷静地对待可能碰到的一切。如果上节(头)不明,就不能准确判断在行拳推手中情况的变化,及时发出信号,“命令”、指挥各部统一行动。所以赵堡太极拳对头的要求上升到如果不明就“无依无宗”的高度,以提醒初学者注意。
 

  二、颈

  赵堡秘传的口诀中说“颈要挺”。颈挺,头才能正,精神才能贯顶。颈不挺,气不能顺利通过脖子达到头部。要做到颈挺,应做到颈后部直,颈前部放松,颈前部放松了,便于产生口中津液往肚内咽,便于呼吸。
 

  三、眼

  眼要自然松开,目光平视。要眼观六路。虽目光朝前平视,但能关照到上下左右。赵堡秘传的口诀中说:“眼为心之苗目,察敌人情势达于心,然后才取胜。”眼在练架推手中有重要地位。拳论中说的手、眼、身法、步,眼是放在第二位的。眼不能闭,不能瞪,不能滞。闭即是置对方的动静于不顾;瞪则形于色,自己的意图易被方察觉;滞即是呆直,均不利于走架与技击。

 
  四、舌
     
  拳者咽喉不干燥,咽下可助胃消化。古人说:“练拳若得清泉水,延年益寿不超级大老松。”舌对技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往往为人所忽略,舌可以辅助骨梢尽快合拢,气血以最快的速度运转到梢节,能助全身之劲在一刹那间涌出。同时舌的运行动向与丹田转动的方向一致。久练赵堡太极拳的人会体会到这一作用。赵堡秘传的口诀“三顶诀”中“舌顶上颚”为一“顶”。

 
  五、肩
  肩要松、要沉、要活。赵堡秘传的口诀中说“肩须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肩打一阴反一阳”“肩扣则气到肘”。肩松、沉、活、垂、扣,能够使气顺利通过肩关节,达到肘、臂,能合气沉丹田。在技击上,肩有阴阳靠,前靠为阳,后靠为阴。赵堡太极拳对肩的运用很广,著名的“和家靠”为一绝。肩不松则气涌于胸,不利于含胸拔背。

 
  六、臂
  臂要撑圆。赵堡秘传口诀中说:“左臂前伸,右臂在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过曲不圆,过直少夹。”“胳膊似弓要月圆”“两臂弯曲如半圆则力实”。赵堡一带还流传有“两臂撑圆,如怀抱斗”之说,臂圆撑能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能随意滚动转化对方的力点。臂过直则劲尽,过曲成角则易被人制,运化不灵。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