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演变与发展之武式太极拳

2016-01-16 10:41  朱天才  


        太极拳有完整、可靠、详细的文字记载,其现实地、无可争议的发展衍变史,应自陈家沟第十四代陈长兴、陈有本记起,此为太极拳发展的信史阶段。还记得电影《太极:从零开始》里面,就是说的陈长兴与杨露禅的故事吗?看到下面这张照片,相信我们对这一段历史已经不再陌生。

左图为陈长兴,右图为梁家辉扮演的陈长兴


        陈长兴(1771年一1853年)字云亭,为陈家沟太极拳最古老的杰出老架代 表。一辈子以保镖为业,走镖山东,拳艺超群,堪称妙手,百里方圆,无人不晓。


        陈长兴少年时代在父辈的教导下,自己刻苦练习,青年时期终日磨练,晚上练拳有时睡觉和衣躺长木凳通晓达旦。晚年时精神充沛,艺高不减当年,在陈家沟方园百里流传著许多传奇及动人的故事。


        陈家沟每年逢年过节 唱大戏,几十—里以外来看戏者成千上万。其站在人群中看戏,不管干百人怎样推挤,无论人流来回如何涌动,凡近其身者均如水触石,不抗自砚左右分流而去, 唯其如泰山磐石,丝毫不为所动,时人称为“牌位先生”。


左图为杨露禅,右图为袁晓超扮演的杨露禅


        陈长兴是太极拳发展史上具有特出的贡戏值得特别纪念的承前敌后的一代宗师,他以超绝的拳艺,宽阔的胸襟,培育了陈氏家族的子孙,打破了封建的传统家族观念,第一个将陈家沟的太极拳传于外姓人—河北永年杨露禅。使太极拳公布于世,直至今天,衍变出众多流派,成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防身健体之无价瑰宝。



        武禹襄(1812–1880)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 祖辈世代传文习武,兄弟三人,两兄皆进士后任职,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性孝友,侠尚义,乡秀才,廪贡生,侯选训导。


        约1850年同乡杨露禅(1799—1872)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禹襄兄弟爱其术而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概。1852年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青萍学习赵堡太极拳月余,得其精妙,并从陈青萍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会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此式既不同于陈式架和赵堡架,虽然能找到很多赵堡架的影子,但是也不同于杨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拳 ”。


        武氏论著较多,先著后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式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而写成,所以已故著名武术家顾留馨先生称武氏著作为“简练精要,无一浮词”。


        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其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