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力抢救民间文化遗产

2009-09-14 17:54  李亚楠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14日电(记者李亚楠)河南省文联组织各地积极进行“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建设,有力促进了全省民间文化资源的原产地保护和开发,对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何白鸥在刚闭幕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暨新农村文化建设县(市)长论坛”上介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授予基层一个国家级文化品牌的同时,也把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赋予地方政府,这就可以实现保护责任由文化团体向地方政府的转移,遗产保护的责任人也就被具体锁定。

    记者采访了解到,成功申请了“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的各基层政府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和开发转型。

    周口市淮阳县被命名为“三皇故都文化之乡”后,政府先后融资近亿元扩建太昊陵景区,修缮平粮台灯古文化遗址;“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温县投资数千万元,修建了太极博物馆、太极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举办中国太极武术年会,推进了太极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上蔡县连续多年举办重阳文化节,倡导孝道文化,开展“好公婆、好媳妇评选”活动;“中国钧瓷文化之乡”禹州市扩建了瓷都博物馆和民间展览馆等设施,丰富了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促进了钧瓷产业的健康发展。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