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李学友老师发来了徐忆中老师过世的消息,内心悲痛不已,但我还是不愿意相信,所以联系徐老弟子屠道之老师,苏清标老师确认,但都没有回复。今天看到世界太极拳网的消息,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虽不愿意接受,但又能奈何。略做小文,回忆与徐老的缘分,以示纪念。
跟徐老的缘分,源自余功保老师,记得有一年,我在北京余老师工作室,我问当今拳界,谁可为师?余老师毫不犹豫的说出了徐忆中老师的名字,这是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也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内心就特别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老先生,听其教诲;但老先生远在宝岛,难以相见,只能等待机会。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圈看到李剑方老师(人类非遗王其和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分享他和徐老在温州游玩的照片,我二话没说就联系李老师,他说你可以联系徐老的弟子屠道之老师。我打通了电话,屠老师说徐老下午的飞机,来不及相见,于是第一次就这么擦肩而过。
时间到了2019年,我又在二水老师的(一多庐创始人)朋友圈得知徐老回乡探亲的消息,我马上就给屠老师发微信表示我想去拜访的意思,但屠老师第二天上午才回我,说老师晚上的飞机回程,可能来不及,他说先问问老师的意思,我说没关系,你先问,我一边出发,就这样我在还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就坐上了前往杭州的高铁。后来屠老师给我带来了好消息,说老师同意见我,但具体时间到时再看,因为他晚上要和家人一起吃饭。
我一路辗转到了萧山,见到了屠老师,他说老师下午接待了几波人,这会在休息。我说没关系我在楼下等,他说那老师醒了我再叫你上去,就这样等了一个多小时,我在酒店房间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徐老,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儒雅的长者,身体因为年龄的缘故有些佝偻(98岁),但精神矍铄。如果不是事先了解,根本看不出他是个习武之人,而且还是台湾时中太极拳社社长,继承杨澄甫得意弟子、五绝老人郑曼青先师的衣钵传人。
屠老师简单做了介绍,说他是一位虔诚的少年,好几次都说想来看您。老先生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很平和地询问了我的学拳经历和师承关系,我一一作了回答。我说很早以前我就在书籍杂志上看到过关于您师父郑曼青老师的各种介绍,所以特别地好奇,为什么他一个文弱书生,能成为一代太极宗师并开宗立派创立了郑子太极拳,影响力远涉东南亚和欧美国家。他说老师外号五绝老人,精通诗、书、画、医、拳,宋美龄跟他学习国画山水,与于右任、陈含光等结诗社,被于右任称为一代奇才。后来杨澄甫的继室侯助清夫人患病,多方求治无效,经老师悉心诊治,终告痊愈。杨澄甫深表感激,将太极拳剑要诀授于老师。老师本来就聪慧过人,再加上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书画技艺水平,可以说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就像武禹襄跟陈清平学拳月余便得其要领、孙禄堂跟郝为真学武式太极,他俩在这一点上跟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拳十八载不同,当然后来都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因为太极拳是文人拳、自然拳,顺应人性,遵循自然,如果懂得这样,才算真正入了太极之门,入门以后,按拳论讲:“懂劲以后,越练越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那为什么又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呢?因为入门很难,很多人之所以说难练,是因为要想搞清楚、弄明白太极之理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悟不出来,这种人比比皆是。所以拳论又说:“每见数年纯功不得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所以练拳时间是充分但不必要条件,片面地强调练拳时间是毫无意义的。不然很多烧了一辈子饭的主妇都能成大厨了,所以做对很重要,方向对了,时间才有价值。
老先生说的,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这么多年,我似乎走了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所以内心彷徨,无数次地问自己,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原来在学校武术队,教练希望我多参加大学生武术比赛拿成绩,好像我对这个兴趣寡然;后来工作以后,请老师到家里来一对一的私教,有一多半的时间就是坐而论道,就是为了搞清楚什么是太极?闲暇之时去啃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后来在邯郸武禹襄故居,我找到了答案,在正堂悬挂着赫赫四个大字“文人武圣”,这让我相信一个文化人也可以成为一代宗师。后来认识太极南国一柱的李学友老师,他是拳界为数不多的清流,这可能跟他深厚的家学渊源有关,他出生将门,自己又是行业专家,子女也是云南商界翘楚,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为钱而去推广太极拳,可谓内心纯然,他是第一个清醒的看到了太极拳界的危机,在徐某东事件之前,他就在各种场合疾呼,一定要用文化引领拳法,不然太极拳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有人嫌他言语伤人,都不愿请他参加活动,他说那我就自己搭台子,搞太极思享会,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践行的。人家搞太极论坛,重头戏在太极拳比赛,收报名费,赚流量,讲座只是走个形式。而他每年搞的思享会,表演成了形式,比赛干脆取消,思想的激荡成了主题。
他的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更确切的说让我坚定了文化引领的方向,这也是我们会馆“以文化拳”思想形成的由来。我经常开玩笑说:很多人打着太极拳,想着少林拳。只有脑袋里的地图对了,我们才能找到新大陆,不然盲目地行走都是在浪费生命。而这在太极拳里,就是我们所有的练拳实践,都是为了搞清楚什么是太极,太极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只有按照太极的思维方式去打拳,打出来的才是太极拳,不然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忽悠外行人可以,但是在真正的高人面前难免贻笑大方,当然是不是真懂,其实我们自己也知道,欺人容易自欺难。
老先生没想到我这个后生对他老师了解这么多,对太极文化思考的这般深,这人他感到很意外,对我很是赞赏。他拿出了仅有的一本他老师的著作《郑子太极自修新法》,在书上签名寄语相赠并留我与他的家人共进晚餐,我欣喜万分,最后老先生与我在房间留下来此生最珍贵的一张,也是唯一一张合影。
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也经常跟学生说,有些缘分要珍惜,有些缘分一旦错过就不再有,就像我有幸在2017年底拜访了褚时健,但2018年错过了稻盛和夫。所以我自己暗暗发愿趁着年轻,趁着老先生们还在,一定要去一一拜访他们,因为经历也是一种财富。
虽然老先生未曾教我一招半式,但我从心里以他为师,因为他是我的证道之师。禅宗里有一宿觉,那徐老可谓我的一面之师,让我从此在以文化拳的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老先生度百岁乃去,为我们树立了太极延年益寿的榜样,是太极拳界一座不朽的丰碑,愿老先生在天国安详,老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