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2008.06.21日第08版(今周杂志)栏目以《武林新锐----江山代有人才出》记叙王战军:太极推手打遍天下的文章。
《深圳特区报》2008.06.21日第08版
全文如下:
王战军: 太极推手打遍天下
4月1日晚,2008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年度总决赛烽烟再起,来自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王战军一路豪闯,最终实力封王。身为陈式太极拳的嫡派传人,王战军从1991年到2001年连续10年蝉联河南省太极拳推手比赛冠军;从1995年到1997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剑、推手比赛桂冠。
王战军是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他的父亲就是当代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的王西安。王战军小时候,到家里来向父亲请教拳法的人很多。大人们在院子里走架练拳,小二毛就在一边的大树下看着模仿比划。1988年,在河南省体委工作的王西安被借调到焦作培养太极拳人才,临走时嘱咐妻子督促孩子们习拳。在母亲的教导下,小战军很快学会了陈式太极拳的套路,开始深深地着迷于太极拳。
王西安把王战军带到了焦作,开始给儿子规范拳架。从起势开始,每一招每一式,每一抬手、每一迈步,都耐心地给他校正定型。白天,王战军和父亲的学生们一起跟随父亲练拳;晚上回到家,父亲还会继续纠正他白天的动作。“我记得当时我总是做不好掩手肱捶这个动作,练了100天也做不到位。”王西安对儿子说:“练拳要先把架子走正,然后才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催形,功夫自然就上身了。”父亲还告诉他,太极拳套路比划下来不难,难的是长功力,要想长功力,首先要理解太极拳的放松,要理解放松和丢劲、拥劲和僵劲的辩证关系。其次是要搞通拳理。还要做到意在拳先,意起神往,眼到形随。
严师出高徒,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战军功夫也越练越好。人们称王战军是“常胜将军”。因为只要他参加比赛,冠军必是他的囊中之物:全国太极推手锦标赛四连冠、河南省太极拳推手锦标赛六连冠、国际太极拳年会推手比赛五连冠……从1991年到2001年,十年间,王战军参加省、全国和国际太极拳推手比赛17次,全部获得第一名。
2000年11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向全国观众播出“中国电视吉尼斯大绝技绝活”的节目。王战军身着蓝色唐装走上台来,稍作活动后,躺在红色地毯上。他连续呼吸吐纳后,运作丹田之气,随即将一块哑铃片放在肚子上,缓缓收腹,骤然用力一弹,哑铃片蹦起两尺多高,落在三尺之外。观众赞叹不已,全场掌声雷动。接着,放在他肚子上的哑铃片被愈加愈重,直到第四块重达1250克,仍然被他默默运气,用丹田内劲弹出三尺多远。
曙太郎是日本相扑最高级别第64代的翘楚级人物,身高2.03米,体重223公斤,多年来一直称雄日本武坛,号称日本相扑第一高手。2006年6月初,曙太郎首次来到中国,以特邀嘉宾身份亮相河南电视台《武林风》节目,为中国观众表演日本相扑,同时,他提出一个愿望:想与中国功夫切磋一番。王战军决定去会一会这位日本相扑巨人。他深知“友好切磋”的分量,胜负关系到中国功夫的荣誉,关乎陈式太极拳的声誉。
比赛开始了,曙太郎居高临下,像一面墙一样朝王战军压过来。王战军早有准备,他凝神运功,松胯转腰,一个移劲将对方的力量化解,随之双手一抖,发出一个劲,曙太郎庞大的身躯顿时失去重心,轰然倒地。再度交手,曙太郎改变了策略,他下移重心,双手紧紧托住王战军的臂肘,开始发出一波又一波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王战军太极劲一运,丹田微转,对方的千钧之力立刻化为乌有。看着眼前这个“弱小”的对手,曙太郎大惑不解,稍作喘息,又竭尽全力发起进攻,持续一分多钟,王战军依然岿然不动。曙太郎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只好认输。赛后,曙太郎说:“他的功力太深厚,我不是他的对手。”
从2001年开始。王战军逐渐隐退各种比赛。全身心投入到陈家沟武术院的运作。致力于太极拳后继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