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菊:中国武术在体育范畴中的发展

2011-05-04 09:24    

    中国武术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人体运动,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地方武术各有不同。

    在我国武术被定义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列入体育范畴的管理。“体育”一词是舶来品,于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我国。我国历史上的古代典籍中没有与“体育”完全相同的专用名词,只有相类似的“养生”、“导引”、“习武”等说法,如果要讲中国的“体育”史,其实就是中国的武术史。“体育”是身体教育的简称,是以身体活动为方式的教育。而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中国哲学思维的影响下,要求修身正德,并进行身体技术、技能的练习。所以,武术应属于文化范畴,哲学范畴,太极拳也应在这两个范畴之中。

    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以人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凡符合源流及传承清析、理论和技术体系完整、风格特点突出等主要条件的可称之谓一个流派,经统计,中国武术主要的流派就有129个,可谓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太极拳不仅符合了以上条件,而且以“太极”命拳名,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国武术中风格鲜明的文化拳、哲理拳而自成一派。

    太极拳与其它中国武术一样追求的目标是:尚武崇德,修身养性。其过程中讲究:因人而宜,因天之序,自然而然。

    体育: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之上,受西方大工业化社会的影响,以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具体化为特色而进行的身体技术、技能训练,追求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

    其过程中不断的在超越自我,挑战生命极限。

    中国武术与体育应有区别。

    武术在体育范畴中发展,既要适应体育的特色和目标,又要保留原有文化特色和修身健身的功能,这给武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于是标准化模式的竞技武术应运而生,原本产生于民间的大众化的武术成为少数精英运动员的项目,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逐渐分化。同时,为了使比赛的评判具有可操作性,武术技术不断被标准化、统一化、形式化,高、难、新、美成为竞技武术技术追求的目标,而内涵因不易评定已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武术技术的急功近利和失去攻防意义,丧失武术的灵魂。传统武术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之后也不得不从观摩、学习的友好交流大会走向竞赛。

    太极拳和所有传统武术项目一样,从民间的大众武术项目走向交流大会,又过渡到统一比赛套路,标准化技术比赛,而没有被列入标准化的技术逐渐在边缘化,曾有一些年中,传统武术和传统的太极拳项目没有国家正式的交流大会或比赛。我们河南一直坚持举办传统武术交流大会或比赛,还有温县的太极拳年会,都是成为众望所归(其中也有参赛人数规模减少的现象)的集合。

    河南的传统武术由交流大会到以后的青少年锦标赛,在走着一条不得不走的路。不走就没有发展空间,不走就没有后继人才再练传统武术。走了又非常的艰难,一是拳种、流派太多,难以统一评定标准,二是人为因素和急功近利思想难以控制,三是教练员缺乏现代意识,四是裁判员队伍需要重新培养建立。

    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新的困难和课题,我们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大家和省主管部门一起,共同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竞赛之路,努力寻求传统武术新的发展空间,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武术的学习中来。让我们共同为传统武术焕发出时代的光芒而积极努力。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