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忘却的纪念

2012-06-06 09:55  杨玉华  

 

不曾忘却的纪念 
                        ——记一代宗师陈照丕

 


      如果每个人的一生都像一部电影。那么一代宗师陈照丕的一生,则更像一部传奇大片。那些烟尘般消散的往事如果一一重现,或者你会觉得,那要比传奇更传奇。 


      一、名震北平 


      陈照丕,字绩甫,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十八世传人。他幼承家训,随父登科公学习祖传太极拳,登科公早故,乃从延熙公、发科公诸先辈继续学习。少时练拳非常刻苦,日练拳30遍,不论严寒酷暑,均朝夕不辍。


      21岁那年,他外出到甘肃、河北教拳;七年后返原籍,任县国术社教练;1928年受北京同仁堂东家乐佑申之聘,到北京教拳。 


      在北京,河南同乡会的清末翰林李庆临在《北平时报》上撰文,介绍陈照丕和陈式太极拳,并约北平武林人士于宣武楼外摆台打擂,以武会友。摆擂十七天,陈照丕全无败绩,一时间名震北平。至此陈氏太极拳在北平扎下了根,也开启了他大半生的执教生涯。 


      二、执教生涯 


      此后三十年,陈照丕走遍大江南北,教授太极拳,传扬太极精神。期间担任南京国术馆名誉教授,全国武术国考评委。 


      南京沦陷后,陈照丕返回故乡。1942年应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张含英之请到西安教拳,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担任武术教官。抗战胜利后,陈照丕随黄河水利委员会来到了河南开封。开封解放后,陈照丕在黄河水利委员会任保管员。他一边从事本职工作,一边传授太极拳,过着简单充实的生活。 


      陈照丕大半辈子都为传播太极拳而奔忙,现在也该到了安度晚年的时候,然而一次回乡探家再次改变了陈照丕的生活。 


      三、物是人非 


      1958年,陈照丕回到陈家沟。阔别故乡数十载,昔日的太极故乡陈家沟已物是人非,恍若隔世。老一辈拳师凋零殆尽,和陈照丕同辈的拳师历经战乱饥荒,死的死散的散也已所剩无几。昔日的太极拳在故乡已日薄西山,名存实亡。 


      陈照丕走遍大江南北,穷其半生,只为把太极拳发扬光大,而如今看到的故乡却是这般景象,已过一甲子之年的陈照丕老泪纵横。 


      为挽救太极拳,不顾家里人阻挠,毅然退休回乡教拳。村里的一帮年轻人聚集到陈照丕老人的家里学习太极拳,之后又应邀到县城教授太极拳。 


      渐渐的,太极拳像坚韧的野草,在陈家沟再次繁盛起来。  


      四、山穷水尽 


      就在陈照丕一心一意教授太极拳,使太极拳在陈家沟渐渐复苏的当口,殊不知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在陈照丕身上。 


      1966年“文革”,陈照丕被扣以“伪国术教官”的帽子,成为批斗对象。无休止的批斗使得他精疲力竭,不堪折磨,最终跳井自杀,所幸被陈秋雷等人救了出来。 


      经历这次劫难,他仍旧对太极拳矢志不渝。为抒发自己不惧迫害、矢志教拳的豪情壮志,曾作诗自励曰:“余今八十教太极,不管前途凶和吉,风吹雨打困难多,喜看后继满乡里。”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