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翰,河北省南和县人,中共党员,长期从事政法教育工作,1989年离休。幼年曾拜武术家邢台国术研究社社长李圣端先生为师学习武派太极拳,经多年研习,颇有心得。曾应邀出席1986年第一届全国太极拳名家研讨会和1988年第二届全国太极拳名家传人研讨表演会。论文发表在《武林》杂志。曾任第二、第三届世界太极修炼大会武派太极拳导师;河南省郑州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美国武式太极拳研究会、北美洲武(郝)派太极拳总会名誉会长。又先后应聘充任《武术健身》杂志特邀委,《中国太极拳》杂志编委,《太极》杂志特约编委,《香港武艺》顾问,《武魂》杂志编委,热情地联系海内外资深作者,审校、编发了大量有一定水平的太极文章,培育出一批青年作者。同时,在多家武术专业杂志上发表过百余篇武术学术性文章,被誉为"武林一枝笔"。近日吴老又受聘担任《永年县太极拳志》顾问。
在辛勤笔耕的同时,他还课徒授艺、培育后人,大力弘扬武派太极拳。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有不少人在国内外教拳或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他以古稀之年以文史功理交相融会的笔法,写出《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专著。对武派太极的历史沿革、拳理功法做了详尽的介绍。1998年被第五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谊会授予"特级大师"称号。2001年以武派太极拳专家名义赴港参加万人"太极拳大汇演",对传播太极拳艺弘扬中华文化再次贡献力量。
我和吴老以前见过几回面,但只是打个招呼没有深谈,这次有幸对吴老进行一次专访。来到吴老在宣武区南二环附近的住家,吴老已经等在了楼下,见面后吴老非常高兴的把我们让到屋里。吴老家屋子不大但非常干净整洁,墙上挂着字画,桌上摆放着书稿,吴老最近正在整理他多年来发表过的文章。
吴老已年近八旬,可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声音洪亮,非常健谈。一阵寒暄过后,吴老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学拳练拳经历,以及太极拳、武派太极拳地发展情况。
学拳只为身体壮
吴老老家在河北省南和县,距著名的太极之乡永年仅几十里地,这里习武之风盛行,也是武术之乡,洪拳、二狼拳、梅花拳,太极拳自然练的人不少。吴老是家里的独生子,小时练拳的原因很简单,父母只是希望家里的独苗身体能壮一些。
吴老拜邢台国术研究社社长李圣端先生为师专攻武派太极拳。同时跟随郑月南(六合拳拳师)学习不少刀枪剑棍,六合拳功夫。从而练就了一身拳脚和好身体。
几十年练拳,坎坷经历造就武派太极理论大师
初期主要是练套路,“我在太极拳理论上的提高与一段不平凡经历有关”,“57年我被划为右派,被撤了职,并送到农村劳动”。吴老是个注重学习,不肯虚度时光的人,在此期间曾考虑过学习中医等技能,但最后还是决定深入研究太极拳及其理论,认为太极拳这一古老独特的拳种,具备技击和健身养生的作用,将来一定会大发展。当时吴老还有个北京图书馆的借书証可继续使用,在北图可查阅到很多太极拳史料,从此吴老就在这图书的海洋中遨游,在太极阴阳中平衡,对太极拳技术、理论、起源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成效显著。为后来著书立说,从事武术杂志的编辑生涯,成为"武林一枝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期间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吴老,可这次“捉弄”却为吴老成为武派太极拳大师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吴老又被送回了原籍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0年至1978年吴老回到了老家,回到了民间,回到了武术产生和发展的沃土。回到了师兄弟中间。带着多年的功力,有了先前在“北图”埋头理论研究的升华,重新和师兄弟们研习拳理,实践推手和技击。这是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难得的机会,这个机会使吴老在武派太极拳功夫方面成长有了一个飞跃。
吴老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坎坷的经历没有使吴老消沉,反而为吴老创造了机会。
吴老陆续发表过百余篇有关武史钩玄,太极探赜,武学研究,名家风采,掌故述要以及品德修养等学术性文章,对中华武术以及太极拳的弘扬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辛勤努力引起了众多作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赞誉他是"武林一枝笔"。在辛勤笔耕的同时,他还积极地为弘扬武派太极拳贡献自己的力量,除课徒授艺、培育后人外,还应邀为大学生和中老年太极拳爱好者讲课,参加各种武术和太极拳联谊会、研讨会,联系各地武派太极拳优秀传人,大力弘扬武派太极拳。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有不少人在国内外教拳或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作为武派太极拳的传人,吴老具备了成为武术太极拳理论大师的各种条件。正如小传中所述,吴老被邀请出席了多次全国性武术研讨会、表演会,被聘为多家专业杂志的编委、多次被聘为武术比赛活动的裁判评为工作,被聘为多个太极拳组织的顾问,他以古稀之年应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及太极拳爱好者之邀,以文史功理交相融会的笔法,写出一部四五十万字的《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专著,对武派太极的历史沿革、拳理功法做了详尽的介绍。由于内容充实、文笔流畅、颇多新意,面世后即博得广大武术好者的好评。
太极拳的“氏”、“式”和“派”
大家知道现在社会上流传的传统太极拳有很多流派,吴老讲,太极拳从创造到现在已经几百年,初期并没有门派之分。根本不分什么“式”。1930年以前只有部分人称“杨架”、“郝架”。才有了“流派”。
太极拳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才有杨禄禅在同乡武汝清推荐下来京城教拳,京城乃武林高手聚集之地,禄禅来京后要想站稳脚跟不得不与高手比武过招,屡屡获胜,人称“杨无敌”,使外界了解和认识了太极拳的威力,从此太极拳和杨禄禅的名字名扬四海。1928年陈家沟拳师陈照丕、陈发科应邀来京教拳,陈发科在京城授拳30年,其拳术推手功夫威震京城,使陈式太极拳走出了偏僻的农村,在皇城下生根发芽,培养出象陈照奎、洪钧生、李经梧、田秀臣、冯志强等众多著名的陈式太极拳大师。
1927年前后,当时的南京政府和地方军队也将武术列为训练军队的主要科目,于是社会上再度掀起武术热,各省、市县的"国术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由于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由北京移到了南京,于是太极拳名家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郝月如、李香远、陈微明、叶大密、陈照丕等相继应聘南下宁、沪、杭、穗等地教拳,将太极拳教学扩大到长江、珠江流域。
在这些太极拳大师的传播作用下,太极拳遍布大江南北,他们的风格各异,使人感觉随都为太极拳但套路、架式区别明显,各具特色,从而就有了不同的太极拳流派之分。
在文字上最早体现流派的是30年代山西省《体育旬刊》马立伯在文章中首先使用了“派”字来区分不同流派的太极拳。这个称呼一致沿用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
50年代以后,国家陆续编定出版了24式简化太极拳等一系列方便广大群众学习、推广的规定套路太极拳,杨式、陈式、武式传统套路也陆续出版了图书资料。从而用“式”字来区分不同架式的太极拳的说法流传开来,并被普遍接受。
用“氏”字来区分太极拳流派在30年代就有人采用,但大量流行是在80年代许多本门练家出书和音像资料时采用“氏”字而出现的。
这“氏”字有效区分了太极拳的流派和传承,但无疑有家族“狭隘”之嫌。况且外姓人学拳打拳者甚众,用这个“氏”字显然不合适。用架式的“式”字来区分流派的说法较好的体现了不同太极拳的流派,传承和架式的区别。又没有家族狭隘成分。从而被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吴老认为,这个“式”字仍有不足之处,因为同为陈式、杨式、武式太极拳,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演练也不一样,而且有的区别还很大。但很明显他们是同一传承和风格的太极拳,从而也给很多人带来了不小的迷惑,同为陈式、或武式,动作有多有少,同一动作名称打法却不一样,到底谁打的对?,到底谁的是正宗?不停的有这样的疑问和争论。为此吴老赞成用“派”字来区分不同流派和传承的太极拳。并在他的著作中用“武派”来代表“武式”太极拳。
用“派”字来区分陈、杨、吴、武、孙等各种太极拳的不同,即可区分不同传承脉络的太极拳,又可包容同一派内的不同打法、个人风格的太极拳。如陈派中即可有陈家沟的架式,也可有马虹的架式,还可有北京的架式,他们都可为一个大流派的太极拳,都是从陈王庭、陈发科那里传承下来的。武派中吴老自己、陈明洁、李光藩等都有不少传人,但都是从武禹襄那里传承下来的。
一个“派”字,减少了很多正宗之争,多了许多的包容。只要早期是同一个传承,具有相同的风格特点,即便在架式、动作上有些不同都可是一个流派,都应为本流派太极拳,以及整个太极拳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有人担心用派字是否会形成宗派,吴老认为:宗派不是用什么字造成的。不用这个“派”字,也挡不住有宗派出现。只要我们加强引导,明白这个“派”不过是具有更多包容、方便区分不同流派风格的太极拳的一个称呼而已。
吴文翰印象
两个小时的专访很快结束了,但吴老的音容笑貌却经常在我面前浮现。
吴老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名家的架子。按老话讲,人活70古来稀,吴老已是古稀之年,但却显不出老态龙钟之象,动作轻盈灵活,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思维敏捷,条理清晰,绘声绘色。充分体现了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的效果。这两个小时主要都是吴老在讲,使我深感吴老知识之渊博,理论水平之高,在当今太极拳界实不多见。
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上面这些外当属吴老面对社会变故,在生活、工作中遭受巨大打击时,不萎靡,不退缩,不虚度时光,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精神,以及对研究太极拳技术、理论的执着追求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武术、太极拳事业得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
吴老不愧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