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三体式桩功

2011-03-01 09:33  薛盛才 薛印全  

 
  形意拳三体式桩功,是根据形意拳拳理、拳法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特定的一个最基本桩功,它是形意拳的基础,可称形意拳的母拳。
   
  形意拳中的一切拳法虽变法万端,却都起于三体式。所以,在学习形意拳之前,首先要站好三体式桩功。
   
  坚持锻炼三体式桩功,内可使意念集中,气沉丹田,舒筋理气,上松下实,增强耐久力和控制力;外可使头部、躯干、四肢协调一致,浑然一体,达到内外合一,内外充实,桩实根同,六合劲整之效果;并可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增强体质。桩功的优点是重心稳定,暴露面小,进退敏捷,变化灵活,一动即至,易于防守,更好地发挥技击和养生的双重作用。形意拳经云“久练自成金刚体,百病皆除如童子”,“欲求技击有妙用,必得练好站桩功”。故人们把它视为“人道之门”。
   
  在练三体桩功之前,最好先做自然直立预备势,达到调息、静心、宁神、放松、排除杂念、思想集中的效果。正因为它是“无息无意,无形无象”,故先师们称之谓“无极式”。这种准备活动的实质是“无为变有为”,看似外形未动,而精神有所关注,故有“无极转为有机”之说。
   
  形意拳是“形”与“意”的高度统一,“形”于外而“意”于内。我在此拙文中是舍“形”取“意”的。因为武坛同仁们在各杂志中写形意拳桩功“形”(即姿势)的文章比较多,所以我重点写“意”。
   
  纵观历史,形意拳的前身曾叫“心意拳”,“心意六合拳”“行意拳”“意拳”等名称,最后根据心意诚于“内”,肢体形于“外”,外“形”与内“意”高度统一,称“形意拳”。试观历代的名称沿革,都把“意”放到中心,足证“意”的重要程度。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的修炼,包括调心、调息、调身三个基本要素,而这三个基本要素,都必须在“意”主导下进行一系列机体内部功能的自我调整。
   
   调心
   
  调心是中心环节,也是形意拳和三体式桩功不同于外家拳和一般体育训练的主要特征。三体式桩功上乘功夫的重点在于调心。调心的目的要达到心中虚空,至静无物,心平气和,定心宁神,排除杂念,思想专一,锁心猿于脑海,栓意马于丹田。
   
  在形意拳三体式桩功习练中,对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不愉快事情,要有忍耐性,坚持自我陶冶,适应这种变化,不为忧郁情绪所干忧,精神受了重伤后要迅速恢复平衡。
   
  调心是修炼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的要点,如能真正突破这一难点,就达到了前述之目的。
   
  调息
   
  “调息”就是“气”进行呼吸的调整和锻炼,“息”是呼吸和意守在体内产生的内气活动。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离开气,人的生命一刻都不能存在。气为人类生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气是充养人体的一种基本物质,是维持生命的一种特殊物质,又是维持生命的源泉和动力。脏腑机能的一切活动,皆赖气为之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盛衰和存亡运动的变化,都与气息相关。气在形意拳三体式桩功修炼中至关重要。
   
  形意拳以技击见长,又有良好的健身作用,是同它的调息(即气法)分不开的。三体式桩功的气法就是练功过程中的用气方法。它的气是以养气和练气为基础的。拳道相合,相通,隔拳不隔理,形意、太极、八卦等内家拳派的内功,是易经、易理在人体运动上的体现,是养气和练气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拳经有云:“专武事者,不为养生而成者,小成也。”又云:“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孟子》云:“吾善吾浩然之气。”武禹襄《打手要言》云:“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古今医统大全》讲:夫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即指的调养精气神。这都说明养和练二者是统一的、互补的,特别重要的。
   
  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的习练,讲究修身养性,调整好自己心态,不可胡思乱想,否则气乱。当一个人处于不良状态时,伴随着心理状态不安时,将导致活动无力,心率加快,植物性神经紊乱而发生疾病。《素问·举痛论》曾说“余知百病生于气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灵则气泄,寒则气收,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等等。这说明人的精神活动与人体内的气有密切关系。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的调息,可以维护心理健康,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诱导情绪的改善,要广阔心怀,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应该时时处处培养和保持坦荡荡之情,去掉戚戚之心。喜笑是功法之一,儒、释、道家对此均很推崇。谚云:“一儒一道一释流,三子各活万千秋,到底说了什么话,一字真言笑不休。”健康和快乐是当代整个人类追求的境界。
   
  调息是三个基本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三体式桩功中常用的调息法如下。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