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功夫是“走”出来的,是由足下“五劲一意”之功锤炼而成。“五劲”属外,“一意”属内。内外合一,方能达“神气意力,合一集中”之高功境界;方能达以下催上,以内催外的奥妙神形;方能体会出《易经》所说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真正内涵。练就“五劲一意”之功,周身之劲力能挂于腕上、指上,谓之八卦掌之功得矣。劲之所得,法之所生。意之所能,神之所行,松、空、静之所求,纯任自然。功夫由先天八卦的拧旋走转中求之;由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中求之;由自然而然、合乎自然、顺其自然的修炼中求之。
蹬、踢、摩、探、踩,为“五劲”,脚的周围尽是泥水粘拖为“一意”。“五劲一意”之功知者不多,会练者更少。此功是成就“一阴一阳谓之道”之功的重要法门;是“阴阳不测谓之神”的高、奇功夫的最良彰显;是“生生不已谓之易”的真正体现。然,八卦掌的“五劲一意”之功有别于其他任何拳种,不但外形上具有独特、严格、规范的要求,并且还要求于连绵不断的拧旋走转中贯注神形意念。可以说,形虽简而内涵极丰,于简易、变易、不易的修炼中生出奥妙无穷之功。
鄙人虽然习练八卦掌有年,然“五劲一意”之功仍然没有上身,仍孜孜不倦地求之。所以,所述仅仅是点滴体会和粗浅之认识,恳请同道、同门不吝赐教,使八卦掌这朵武林奇葩更加完善、趋于“继承不离古,创新不离宗”。
一、蹬、踢、摩、探、踩“五劲一意”在修炼先天八卦掌中得于拧旋走转
先天八卦为伏羲八卦,又说包羲氏。“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以八卦取象命名,制成拳术。”后天八卦为周文王八卦,包括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内含八卦掌六十四势法、三百八十四手法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一阴一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就是一阴一阳不断变化、互易。
先天八卦为身体八卦,头为乾、腹为坤、肾为坎、心为离、尾间第一节至第七节大椎为巽、项上大椎为艮、腹左为震、腹右为兑。后天八卦为四肢八卦,腹为无极、脐为太极、两肾为两仪,两胳膊两腿为四象、两胳膊两腿各两节为八卦。
阴阳也好,“五劲一意”也罢,都必须在先天八卦的拧旋走转中获得,达先后天八卦合于一身,使四肢八卦合于身体八卦,外合于内,展示出内外八卦掌的“体”与“用”中生克的数理变化之生生不已。先天八卦为“体”,以习练阴阳二气,强筋壮骨,得刚柔之劲,虚实之法为主。后天八卦为“用”,含攻、防、守,化打之技法,又含进退闪变之机等。说到底,八卦掌功夫就是炼先天补后天,炼后天返先天。
何为拧旋走转?说明白点就是“走圈”,“拧旋走转”一词由已故八卦掌明家姜容樵先师所著《八卦掌》一书中提出,将八卦掌练功之**生动、形象、简练、有效、具体地描绘出来:“拧旋走转就是说在走转时必须是腰要拧,肘臂要拧,手掌要拧,颈项要拧,使头肘手身拧向圆心的一面,拧成一股旋劲。”身法之拧旋,掌法之刚柔,步法之虚实,神意之体现,完全在拧旋走转的形体变化上进行,含于动静之中,又含于“五劲一意”之中。拧旋走转指双手臂一前一后屈曲伸于体侧,将身躯的拧旋和手臂拧旋融入绕圆走转之中。形成步在圆圈上行走,躯干、头项与两臂均向圆心拧旋,直拧至里手与外足跟和圆心在一个垂直面内,使躯干的拧旋和手臂的拧旋达成整体的拧绳状态。走转中,两脚不断交替里摆外扣,两臂在拧旋不断状态下,形成边拧旋边摆扣边伸缩边圆形运动的外形。双腿于悠然的摆扣步法中如绳拧状;双手臂拧旋中尺骨与桡骨折叠成绳拧状;躯干在不断的运动中拧旋成绳拧状,久之,便会获得八卦掌独有的、动中可伸缩、可变化、连绵不断的阴阳之体,刚柔之劲,和虚实之法,此为八卦掌练功得法之妙道。但须切实掌握住身如绳拧,手、臂如绳拧,脚之拧旋的练功状态。
双脚“走”出蹬、踢、摩、探、踩五劲是八卦掌脚下功夫最基本的技法,也是练就八卦掌高功夫必须具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意”是神、气、意、力合一的重要关节,又是形与神相连相成的关键。
“五劲”指双脚从开始起步到落步过程中交替运用的蹬、踢、摩、探、踩,五种劲法,激烈的防守与反击中,尽管双掌转瞬刚柔变换,身躯刹时拧旋闪展,然,脚下必须于不断的摆扣步法中运出蹬、踢、摩、探、踩五种劲法于一体。方能显示出“龙形猴相,虎坐鹰翻”之势;方能展示出“神气意力,合一集中”之神态;方能体现八卦先后天合一之“体”与“用”。
五劲一意,摆扣成圆。是八卦掌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法。八卦掌素以趟泥步和摆扣步著称,形成步若趟泥,拧旋摆扣的步法运动特点。运动时步法蕴含并“走”出“五劲一意”,谓之得八卦掌步法玄妙之劲力,方得神意帅形体之内外合一之功,方能在技击中生出“起平落扣,连环纵横”之妙用,方能于“滚钻争裹,奇正相生”的劲力中生生不已之转换。练好趟泥步、摆扣步的关键是“五劲一意”之功上身,拧旋走转中就会显现出悠然,大舒服、大自在,就会显现出“不见水流,只见物行”的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