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太极拳武术体系概述

2011-10-19 16:34  杨守中传授 马伟焕整理  

一.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架

       太极拳发源于河北省广平府(永年县),相传当地本来流行着一种动作柔缓的拳术叫做【绵拳】,是由杨禄禅开始,世上才有「太极拳」这一名称。传统杨家所练的太极拳称【十三势行功架】。练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如流水行云,滔滔不绝的架势,称【长拳架】。此二者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传统八十五式太极拳】和【太极长拳】。杨守中老师说:杨家祖上传下来的就是一套行功架和太极长拳。问及站桩功时,守中师说,太极拳是静中寓动,也是动中求静,内外相应,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功法。如果认真去炼到,就不须另外的站桩功。至于快拳、老架、新架、大架、中架、小架、高架、平架、低架等,那是外面人说的。所谓大小高低,因人而异,只是外观,并不是实有的内容。杨家传下来就是现在所教的一个架势。
  
二.   太极拳的推手练习

       杨家太极拳的推手练习,是一种交互式肢体接触,双方可增加腰腿功夫,运作过程中相互问劲应对。有人认为太极拳推手是作为过渡到散打(自由搏击)的桥梁,事实上,还未见有成功的例子,因为推手只是一项基础功夫。而推手比赛也只是一种       按照共同遵守的规则下,作文明的功力较量,或称为一种趣味性体育运动。由双方肢体通过接触(沾黏)表现和感受反应八劲之化发,以致趣味环生。可是自由搏击就不是那样的场面了。

       杨守中老师所传之太极推手有定步四正推手,和活步四隅推手。定步推手是定步(不动步)练习掤、捋、挤、按,而不是手划平圆立圆等。那些打圈推手是约在1943年上海有个地产商叫做陈炎林创编出来的,社会上很多人都参考引用照练。活步四隅推手,也就是大捋推手,即是采、挒、肘、靠配合大捋步法。采挒二劲法容易明白,但肘靠二劲常被误解作【以肘尖屈臂击人胸肋部…肩部靠人胸部……】,这种误解一直以来都被辗转引述。守中师说:不能作部位打击对方解。我们炼的是劲法和势法。


三.   太极拳散手


       练习太极拳套路如何应用于搏击(散打)呢?陈炎林书中创编出一个「双人对练套路」,作为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是颇有意思的。杨家所传是着重手法、技法,没有固定的对炼套路,杨澄甫宗师说:『太极拳散手,随机应变,无一定法。若能听劲则闻一知百;若不能听劲,虽多法,亦用不好』,太极拳听劲,全是知彼功夫,能黏住(接触)对手,就可直接感   应到对方微动,和消除打击冲程距离。散打还是要靠实践,在实践中取证。太极拳之散手应用原则还是黏连绵随。要随机运用手法、腿法和综合技法。示范招式的应用是在预设的条件下相应的或想当然的拳脚往来组合以便解说,又称【度招】。杨守中的首徒叶大德先生认为如果未炼太极长拳,站桩和推手,又未能将三者融汇贯通运用,就不可能掌握太极拳的技法用于自卫搏击。
 
四.   太极拳的武术器械


       上世纪三十年代正当【长城抗战】在艰苦流血抵抗时期,曾有一位中国拳家在前往日本的船上大意说:【拳成兵器就,不专习刀枪,兵器是手臂的延长】,这个说法在社会上颇为广泛地被引用。戚继光拳经捷要篇写【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杨守中老师认为兵器之用法与拳法,其理可以相互贯通,但在技法上各有特征,练法也就各有不同。 


       守中老师说:"刀有刀法、枪有枪法,你学甚么,才会甚么,还要好好的练,没练过就不会。"


       40年后,正融合了康戈武教授(2005)在北京武术段位考试时说:【你练甚么有什么,就考你甚么。】


       杨守中师传授太极武术的兵器有:剑、刀、枪、戟四种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