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珍夫妇义务教拳 就为一个“众乐乐”

2015-04-22 14:18  项亚琼  

沈玉珍与拳友练太极剑

 

  清晨,走进贺知章公园,伴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声,十多名中老年人正在打太极拳,而站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对老夫妻,他们精神焕发,一招一式都沉稳矫健。多年来,两位老人不局限于“独乐乐”,而是带领小区居民“众乐乐”,义务教身边的人打太极拳。

 

  几天不打太极拳就浑身难受

 

  这对夫妻,男的名叫田长来,今年73岁;女的名叫沈玉珍,69岁。夫妻俩不仅自己钟爱打太极拳,还免费教前来“拜师学艺”的居民打太极拳,而且一教就是好几年。

 

  “我爱人学太极拳的‘历史’比我早,1987年那会我们还住在临浦。”田师傅说,那时单位宿舍离峙山比较近,老伴沈玉珍经常去爬山。看到有人在山上练太极拳,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让沈玉珍十分着迷。

 

  没多久,沈玉珍拜了师,开始学太极拳。因为勤于练习,她进步很快。“我那时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奔波在外,直到1994年才调回萧山。”田师傅说,回到萧山后看到老伴每天打太极拳兴致颇高,身体也好了起来,他也开始有点心动。

 

  “没问题啊,只要你肯学,我就免费教。”沈玉珍跟老伴开起了玩笑。于是,老伴成了她的第一个学生。拳法精湛的她,一路从临浦的农村“打”到了城区的社区,还带了一众徒弟,他们都戏称沈玉珍是“农村包围城市”。

 

  如今,每天早晨在贺知章公园,都能见到这对有默契的夫妻档,一起热身,一起练太极拳,偶尔田师傅还充当起摄影师的角色,帮太极拳队的队员们拍照。

 

  夫妻俩不光太极拳打得好,太极剑、太极扇也不在话下。“要是几天不打就会浑身难受。”沈玉珍说,20多年坚持下来,每天早上打太极拳已经成了夫妻俩的一种习惯。

 

  带领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

 

  太极拳并不是一项慢运动,它是快与慢的完美结合,太极拳能锻炼腰腿和四肢,节奏缓慢,是慢运动的体现,另一方面,太极拳的训练不是简单的关节和筋腱的拉伸,动作到位的话,一套下来就能出汗,这是快运动的体现。

 

  “不少年轻人认为,打太极拳是中老年人喜爱的群体运动,其实并不是这样。”沈玉珍说,太极拳男女老少皆宜,年轻人更应该打太极拳,因为体质好,打完太极拳气血畅通得更快,有助于身体健康。因为长年打太极拳,夫妻俩的身体都挺健康。

 

  练太极拳,夫妻俩并不单单局限于自己“独乐乐”,而是带动身边对太极拳感兴趣的人,变成“众乐乐”。

 

  在四季花城小区,有10多人跟着他们夫妻俩学太极。他们为人热情,不仅拒绝收别人的学费,还教得十分仔细。在教学过程中,有学员领悟能力稍弱,动作老是做不到位,他们就一遍遍地反复教,没有丝毫不耐烦。

 

  2007年,在沈玉珍和田长来夫妻俩的发动下,四季花城小区组建了太极拳队。因为学拳,原本生疏的邻里关系也变得熟络起来。沈玉珍说,通过太极拳让她结识了很多拳友,不管谁家有事,大伙都会关心地问一声,彼此间多了一份情谊。

 

  2009年,小区太极拳队作为整个表演团队中的一支队伍,应邀赴中国(杭州)第九届最佳人居环境展做开幕式表演,精彩的太极拳、太极剑表演,赢得了参展商和观展群众的阵阵掌声。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