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规程

2014-07-14 18:18    

 


一、比赛时间和报到地点:

2014年8月1日---5日在陈家沟村委会报到并参加比赛。


二、比赛对象:

   参加单位和人员各地太极拳组织及个人。

三、比赛项目:

   传统陈氏太极拳、械套路、散手。

(一)陈氏太极拳老架、新架、小架,演练时间3—5分钟。

(二)陈氏太极器械: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其它器械,演练时间不少于1分钟。

(三)集体项目:

      4至12人(含4人),男、女不限,拳、械内容不限,必须配乐(音乐自备),

      演练时间3—5分钟。

(四)陈氏竞赛套路演练时间5—6分钟。

(五)陈氏简化套路,演练时间2—4分钟。

(六)太极散手


1、男子设4个级别

58公斤以下级        (次轻量级)

58-65公斤级          (轻量级)

65-75公斤级          (中量级)

75以上公斤级         (重量级)


2、女子设2个级别

55公斤以下级(含55公斤)

55公斤以上级

四、参加办法

(一)各代表队可派领队1人,医生1—2人,太极拳、械套路运动员人数及男、女不限。

(二)太极拳、械套路每人限报拳术、器械各一项,每队限报1个集体项目。

(三)年龄分组

1、  传统陈氏太极拳、械套路与陈氏竞赛套路运动员年龄分组

甲组  55岁以上

乙组  36岁—54岁

丙组  18岁—35岁

丁组  17岁以下

2太极散手运动员年龄分组

A组  18岁至30岁

B组  31岁至45岁

参赛运动员报到时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或报道期间运动员向大会签定的健康保证书。在比赛中,运动员由于健康原因出现的意外事故,均由本人(或本队)负责。太极推手运动员必须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五、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个人单项和集体项目比赛。

(二)传统太极拳套路必须是以最具传统风格特点为基本内容的套路形式。

(三)集体项目每少一人在本队集体项目的最后得分中扣0.5分;未配音乐者,在集体项目的最后得分中扣0.2分。

(四)本次比赛采用原国家体委审定的1993年《中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集体项目采用全国太极拳锦标赛《集体项目评分标准》;太极散手采用中央五台举办的武林大会竞赛规则。

(五)运动员的参赛服装不作规定,但要体现出民族特色、项目特色、运动特色和时代特色。

六、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  各组别各单项男女分别录取一等奖(四分之一)、二等奖(四分之二)。

(二)  集体项目:录取前8名。

(三)  太极散手:各组别各级别男、女分别录取前8名。

(四)  太极散手各级别或集体项目不足8人(队)时,减一录取,2人(队)以内不录取名次;未进入名次和未获得一、二等奖的颁发表演奖。

(五)设“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评定办法另定)。

七、报名与报到

(一)  报名:

各参赛队或个人需用A4纸打印填写报名表一份,并附运动员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本复印件,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一张,于2014年7月18日前寄到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村委

邮编:454865

电话:0391-6416456 13203955566 15225880058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